[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跳频技术的矿井应急通信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25423.6 | 申请日: | 2021-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05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时飞;刘静琦;周振虎;阮煜婕;刘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4B1/715 | 分类号: | H04B1/715;H04W4/80;H04W4/90;E21F17/18 |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严敏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技术 矿井 应急 通信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跳频技术的矿井应急通信系统,包括体征参数传感器、数据采集终端和无线基站,体征参数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终端连接,数据采集终端与无线基站通过无线通讯相连;数据采集终端包括与无线基站无线连接的微处理器和与体征参数传感器信号连接的跳频通信模块,跳频通信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的跳频通信模块包括沿数据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调制单元、混频器及发射单元。本实用新型利用跳频技术对井下通信设备进行自动调整,解决了蓝牙同频传输中的干扰问题,利用跳频通信技术实现数据的高效、实时传输,结合无线通讯技术,可以实现数据间的高效、实时传输,特别适用于煤矿灾害事故现场的紧急通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急通信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跳频技术的矿井应急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煤炭作为国民经济中极为重要的基础能源,在工业生产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随便煤炭发掘规模的扩大,煤矿开采中的安全问题逐渐进入人民群众的视野,并且我国煤矿灾害事故是略高于其他发达国家的。煤矿生产的安全新式依然严峻,因此安全开采煤矿对于煤矿生产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应急救援对采矿事业也有深远的意义。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敌我识别系统,是一种基于射频原理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以无线通信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为核心,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传输特性,驱动电子标签电路发射其存储的唯一编码。 它可以对静止或移动的目标进行自动识别,并高效地获取目标信息数据,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结合,还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目标跟踪与信息共享。
当矿井发生灾害时,矿内所有电力都停止,已知的各种通信通信条件都无法开启的情况下,为了能及时有效的救援,需要开辟一条通信链路去了解井下的环境构造,为救援开辟科学的措施,于煤矿灾害事故的现场环境十分恶劣,现有的矿洞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电磁波多次反射以后变得微弱传感器无法收到相应信息,通信效率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通信效果好的基于跳频技术的矿井应急通信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跳频技术的矿井应急通信系统,其特点是,包括体征参数传感器、数据采集终端和无线基站,体征参数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终端连接,数据采集终端与无线基站通过无线通讯相连;
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包括与无线基站无线连接的微处理器和与体征参数传感器信号连接的跳频通信模块,跳频通信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的跳频通信模块包括沿数据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调制单元、混频器及发射单元,混频器设有由频率合成器和跳频指令发生器组成的跳频单元。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该系统还设有安装体征参数传感器的手环。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手环包括环带,环带内侧设有用于安装体征参数传感器的定位槽,定位槽底部设有用于固定体征参数传感器的粘贴层;所述环带设有带有缺口的环带本体,环带本的缺口处设有长度调节机构,所述的长度调节机构包括铰接在环带本体一端的调节杆,在环带本体的另一端设有若干与调节杆配合的调节孔,调节孔沿环带本体的周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体征参数传感器包括体温监测传感器和脉搏监测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数据采集终端还包括存储模块,存储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利用跳频技术对井下通信设备进行自动调整,解决了蓝牙同频传输中的干扰问题,利用跳频通信技术实现数据的高效、实时传输,结合无线通讯技术,可以实现数据间的高效、实时传输,特别适用于煤矿灾害事故现场的紧急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254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过温多角度精准照射摇头灯
- 下一篇:一种骨传导蓝牙太阳眼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