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细菌过滤且防渗的负压吸引转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23230.7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4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许丽清;魏红云;史秀英;欧庆;李裕城;汪芳;万成兵;颜文娟;唐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广东良马律师事务所 44395 | 代理人: | 刘海杰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细菌 过滤 防渗 吸引 转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细菌过滤且防渗的负压吸引转接器,该转接器创新性的通过在细菌过滤器内设置由左右两侧无纺布及中间各一层PM2.5过滤层及活性炭过滤层,实现将细菌过滤的目的,并在细菌过滤器的前端设置了吸管螺纹接头用于连接吸引管,在细菌过滤器的后端通过连接管与防渗透管固定连接,并在防渗透管的内部设置了膨胀止水环,当污染液如引流液、血液误入后,通过遇水膨胀止水环,膨胀止水环通过膨胀将防渗透管填满堵塞,引流液就无法进一步进入负压发生器中污染整个负压源系统,该装置解决了现有负压吸引连接装置中结构简单、无细菌过滤功能,且操作不当易导致引流液、痰液,血等污染液进入负压源内,影响负压吸引器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细菌过滤且防渗的负压吸引转接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中心负压吸引连接装置其主要用途是供医疗机械与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配套于吸痰、血、脓及其它分泌物。而现有技术中的负压吸引连接装置中通常比较简单,并没有细菌过滤功能,而且操作不当,容易导致引流液、痰液,血等污染液进入负压源内,因而容易影响负压吸引器的使用效果。为了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具有细菌过滤且防渗的负压吸引转接器,它有效的过滤细菌的同时,也能在各种引流液,痰液等误入负压内源前,通过特有的遇水膨胀止水环,及时阻断污染液体进入负压源内,具有非常积极的实际应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细菌过滤且防渗的负压吸引转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细菌过滤且防渗的负压吸引转接器,一端通过吸引管用于连接带有吸痰管的吸痰灌,另一端通过负压管道连接负压发生器,还包括吸管螺纹接头和三通接头,吸管螺纹接头的前端连接三通接头的一端,三通接头另外两端分别与所述吸引管和吸痰灌连接并内部相通;吸管螺纹接头的后端与负压管道之间依次连接有细菌过滤器和防渗透管,防渗透管内沉形成有积液区,防渗透管内安装有膨胀止水环,膨胀止水环上下抵靠防渗透管内壁面,防渗透管的后端与负压螺纹接头连接,负压螺纹接头通过负压管道与负压发生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装置由于在吸痰罐的上端面分别与吸痰管和吸引管连接的通孔,吸引管最终接到负压发生器上产生负压工作,并在吸痰罐和负压发生器之间连接有一个细菌过滤器和防渗透管,在细菌过滤器内安装有四层过滤结构,分别为左右两层无纺布,在两层无纺布中间设置了PM2.5过滤层和活性炭过滤层,可用来过滤细菌,另外,在细菌过滤器的左边设置了带螺纹端的吸管螺纹接头,吸管螺纹接头便于与吸引管连接,细菌过滤器与防渗透管相通,防渗透管内为中空结构并有积水区,防渗透管内设有一个膨胀止水环,防渗透管右侧上方设有负压螺纹接头,负压螺纹接头通过负压管道最后接到负压发生器;在使用时,如果是气流通过细菌过滤器时能有效的过滤掉被污染的气体,另外,如果有污染液如,引流液,血液误入防渗透管中,防渗透管内的膨胀止水环能通过膨胀后将防渗透管堵塞,流液就无法进一步进入负压发生器中污染整个负压源系统;该装置解决了现有负压吸引连接装置中结构简单、无细菌过滤功能,且操作不当易导致引流液、痰液,血等污染液进入负压源内,影响负压吸引器使用的问题,具有非常积极的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细菌过滤且防渗的负压吸引转接器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细菌过滤且防渗的负压吸引转接器其在另一方向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细菌过滤且防渗的负压吸引转接器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细菌过滤且防渗的负压吸引转接器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细菌过滤且防渗的负压吸引转接器其膨胀止水环遇水前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为气流方向;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细菌过滤且防渗的负压吸引转接器其膨胀止水环遇水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为气流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232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腹腔镜电动螺旋吸引器
- 下一篇:跳绳接头及包含该跳绳接头的跳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