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苗自动投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17856.7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82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华;胡佳;双长河;先大强;杨秀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80 | 分类号: | A01K61/80;B01F7/18;B01F15/00;B01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宇波 |
地址: | 5543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苗 自动 投喂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苗自动投喂系统,包括放水斗、放料斗及搅拌仓,放水斗的下端连接有进液管,放料斗的下端连接有进料管,进料管内安装有贯穿两端的推料蜗杆,推料蜗杆的上端面焊接有传动杆,支撑架远离第一电机的一侧焊接有控制箱,搅拌仓上端外表面的中部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搅拌仓内部并安装有搅拌组件,搅拌仓下端的外部设有若干与搅拌仓内部相连通的输送管,输送管远离搅拌仓的一端连接有呈水平、管状的输送盘,输送盘的下表面安装有若干滴料头;本实用新型在运用的过程中,能够定时、定量投喂水蚯蚓或微颗粒饲料,并使水蚯蚓在饲养箱内瞬间快速雾化,从而有利于鱼苗的进食生长,有利于进行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苗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苗自动投喂系统。
背景技术
在进行鲟鱼、黄颡鱼、中华沙鳅等鱼苗的养殖过程中,需要向饲养箱内投入打碎状态的水蚯蚓和微颗粒饲料,但是由于打碎后的水蚯蚓较为粘稠,因此在投入饲养箱后不容易雾化,进而会造成鱼苗的进食不便;且在向饲养箱内投入打碎状态的水蚯蚓的过程中,多为人工进行,因此存在着投喂量不易控制、投喂时间不及时的缺点,进而不利于饲养箱内育苗的进食生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鱼苗自动投喂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鱼苗自动投喂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鱼苗自动投喂系统,包括放水斗、放料斗及搅拌仓,所述放水斗、放料斗分别设在搅拌仓上端外表面的两侧,所述放水斗的下端连接有进液管,所述放料斗的下端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液管、进料管的下端均延伸至搅拌仓内部,所述进料管内安装有贯穿两端的推料蜗杆,所述推料蜗杆的上端面焊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上端设有第一电机且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焊接在放料斗靠近放水斗一侧的外表面,所述支撑架远离第一电机的一侧焊接有控制箱,所述搅拌仓上端外表面的中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搅拌仓内部并安装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仓下端的外部设有若干与搅拌仓内部相连通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呈向下倾斜的状态并延伸至搅拌仓下端外表面的外侧,所述输送管远离搅拌仓的一端连接有呈水平、管状的输送盘,所述输送管与输送盘相连通,且所述输送盘的下表面安装有若干滴料头;
所述控制箱内设有PLC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及继电器模块,所述PLC控制模块、继电器模块之间电性连接,且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PLC控制模块、继电器模块之间电性连接,所述进液管的上端设有第一电磁开关,所述输送管靠近搅拌仓的一端设有第二电磁开关,所述继电器模块中的继电器分别与第一电磁开关、第二电磁开关、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之间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拌仓呈圆柱状,且所述搅拌仓下端外表面的两侧焊接有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传动杆的上端外部套设有支撑轴承,所述支撑轴承外表面的一侧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焊接在放料斗上端内表面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杆及设在搅拌杆上的搅拌齿,所述搅拌齿长条型且呈水平状态,且所述搅拌齿开设有均匀间隔分布的搅拌孔。
优选的,所述输送盘外侧的环面焊接有若干截面呈L型的安装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178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