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眼底照相机的相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17662.7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78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华;蒋沁;曹国凡;郭娜;王成虎;徐红芹;侯泽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3/12 | 分类号: | A61B3/12;A61B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6 | 代理人: | 李明;赵吉阳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眼底 照相机 相机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眼底照相机的相机机构,包括装置本体以及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设有第一支架,且所述第一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另一侧设有第二支架,且所述第二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设有第一圆杆,且所述第一圆杆与第一支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顶端设有第二圆杆,且所述第二圆杆与第二支架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根据拍摄角度,可调节装置本体的倾斜角度,调节合适后,旋紧第一螺栓以及第二螺栓固定装置本体,向装置本体的两侧分别掰动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从而使两个十字销脱离装置本体,此时可将装置本体拆卸,该相机机构便于调节角度以及拆卸,便于使用和维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底照相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眼底照相机的相机机构。
背景技术
对视网膜进行检查,需要对眼底进行拍照成像,因此眼底照相机已成为重要诊察仪器,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眼底照相机的记录器件,已由原来的胶片,发展为光电传感器,眼底照相机有自带照明装置,照明装置不仅要对眼底进行照明,还要避免由于非球面角膜的反光对相机的拍摄效果带来如反光、泛白等现象;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相机机构为固定式设计,不便于使用,且不便于拆卸维修。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眼底照相机的相机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眼底照相机的相机机构,包括装置本体以及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设有第一支架,且所述第一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另一侧设有第二支架,且所述第二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设有第一圆杆,且所述第一圆杆与第一支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顶端设有第二圆杆,且所述第二圆杆与第二支架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一侧设有第一螺栓,且所述第一螺栓依次与第一支架以及第一圆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栓的端部与第一支架抵接,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另一侧设有第二螺栓,且所述第二螺栓依次与第二支架以及第二圆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栓的端部与第二支架抵接,所述第一圆杆以及第二圆杆相近的一端均固定设有十字销,且所述十字销与装置本体插接。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设置于底座的顶部,且所述底座的纵向截面呈长方形设计。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吸盘,所述吸盘设置为三个,且三个所述吸盘均与底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呈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关于底座呈中心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杆以及第二圆杆的外侧均设有轴承,且所述第一圆杆以及第二圆杆分别与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杆以及第二圆杆相远离的一端均开设有螺纹孔,且所述第一螺栓以及第二螺栓分别与两个螺纹孔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均为弹性钢材料制成,且所述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的底端均与底座焊接。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两侧中心处均设有十字孔,且所述十字销与十字孔相适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根据拍摄角度,可调节装置本体的倾斜角度,调节合适后,旋紧第一螺栓以及第二螺栓固定装置本体,向装置本体的两侧分别掰动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从而使两个十字销脱离装置本体,此时可将装置本体拆卸,与现有不便于角度调节以及拆卸的相机机构相比,该相机机构便于调节角度以及拆卸,便于使用和维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176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