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排气补油的油气隔离缸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10576.3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2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孙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名业精密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3/00 | 分类号: | F15B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74 | 代理人: | 李俊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排气 油气 隔离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液增压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排气补油的油气隔离缸,包括,上缸筒,下缸筒,油中盖,设于下缸筒上的进气口,还包括,由大径段与小径段组成的变径活塞杆,内缸筒,设于大径段末端且位于下缸筒内的大活塞,固设于小径段末端且位于内缸筒内的小活塞;环形塞套,设于环形塞套内且分别与上缸筒内部及环形塞套的轴向穿孔连通的第一通油孔、分别与下缸筒内部及环形塞套的轴向穿孔连通的第二通油孔;所述油中盖及环形塞套套设于变径活塞杆上且变径活塞杆可沿二者轴向上下移动。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油气隔离缸有利于防止液压油乳化变质,避免密封圈腐蚀,延长了使用寿命;无需停机补油,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液增压缸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采用油气隔离、便于排气补油的气液增压缸。
背景技术
传统气液增压技术遵循气推油,油推活塞运动的气动原理,导致气体带入的水分子、气泡体与液压油混合,使液压油乳化变质,使增压力逐渐变小而至零,无法正常工作,由于机械摩擦力、温度等因素的存在,液压油在相对较短时间内自然损耗,损耗的液压油不能在工作过程中自行补给,而需停机人工补油,从而影响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排气补油的油气隔离缸,解决了油气不隔离导致液压油乳化变质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排气补油的油气隔离缸,包括,上缸筒,下缸筒,设于二者之间且分别与二者固定连接并同轴设置的油中盖,设于下缸筒上的进气口,还包括,由大径段与小径段组成的变径活塞杆,沿上缸筒轴向设于其内的内缸筒,设于大径段末端且位于下缸筒内的大活塞,固设于小径段末端且位于内缸筒内的小活塞;两端部分别与油中盖上端、内缸筒下端固定连接并与二者同轴设置的环形塞套,设于环形塞套内且分别与上缸筒内部及环形塞套的轴向穿孔连通的第一通油孔、分别与下缸筒内部及环形塞套的轴向穿孔连通的第二通油孔;所述油中盖及环形塞套套设于变径活塞杆上且变径活塞杆可沿二者轴向上下移动。在增压过程,从进气口进气推动大活塞上行,变径活塞杆及小活塞随之上行,进而推动下缸筒内的液压油经过油中盖进入加压缸体上的中端盖,进而经中端盖进入加压缸体,推动加压缸体内的加压活塞及加压杆下行,完成工件的加工;复位过程,与加压缸体上的进气孔接通的外部气源启动,高压气体进入加压缸体推动加压活塞上行,进而推动液压油经中端盖、油中盖返回下缸筒,此时,小活塞、变径活塞杆及大活塞组成的联动结构失去下缸筒内液压油的支撑,而且,内缸筒上端与外部气源连通,该外部气源同时与加压缸体上的进气孔接通,即内缸筒与加压缸体采用同一外部气源,气源启动,高压气体进入内缸筒内推动小活塞快速复位,同步推动大活塞回到初始位置;在环形塞套内设有第一通油孔及第二通油孔,二者与环形塞套内的轴向穿孔一起形成连通上缸筒与下缸筒的油路,而穿设于油中盖的轴向中心孔及环形塞套内的轴向穿孔内的变径活塞杆可上下移动,而且变径活塞杆在上行过程,也就是增压过程,变径活塞杆可关闭该油路,从而上缸筒与下缸筒隔离;变径活塞杆在下行过程,也就是增压缸泄压过程,该油路打开,上缸筒与下缸筒连通,上缸筒内的液压油可以及时补给至下缸筒内,即完成自动补油过程;此处的上缸筒、下缸筒、油中盖及环形塞套同轴设置。
进一步,所述环形塞套由同轴设置的本体、设于本体下表面的下端部及设于本体上表面的上端部一体成型而成;所述上端部与内缸筒下端固定连接,下端部与油中盖上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在下端部的内壁上嵌设有内密封圈,所述第一通油孔、第二通油孔分别位于内密封圈的上方和下方。
进一步,所述大径段与小径段的结合处设有过渡斜面;大径段的直径等于内密封圈内径,小径段的直径小于内密封圈内径。
进一步,所述本体位于上缸筒内,第一通油孔设于本体内,所述第一通油孔为设于本体内的径向孔。
进一步,所述下端部上设有与其同轴且一体成型的通油段,所述第二通油孔为设于通油段内的径向孔,所述通油段与油中盖的轴向中心孔内壁之间具有与下缸筒连通的间隙;所述第二通油孔用于连通所述间隙与轴向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名业精密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名业精密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105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穿刺针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