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多方位展示功能的美术用展示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08523.8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11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谭英;潘耀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耀球 |
主分类号: | A47F5/00 | 分类号: | A47F5/00;A47F5/10;A47F7/14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包晓晨 |
地址: | 53040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多方位 展示 功能 美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多方位展示功能的美术用展示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共同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套,所述传动轴和传动套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成对称分布,所述设备箱的外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延伸至设备箱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一锥齿轮啮合,可以进行多方位展示,有利于提高展示的效果,且结构简单,能够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多方位展示功能的美术用展示架。
背景技术
美术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一般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现代有些学者把书法、摄影等也归纳入美术,“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17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于18世纪中叶,近代日本以汉字意译,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美术越来越重视,绘制的画通过画框进行装裱,举办活动的时候会进行展示,现有的展示架存放画框容易掉落到地面对其造成损坏,以及难以进行多方位展示,使得展示效果不够理想,故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多方位展示功能的美术用展示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多方位展示功能的美术用展示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有多方位展示功能的美术用展示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共同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套,所述传动轴和传动套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成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板的端面固定连接有设备箱,所述设备箱的外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延伸至设备箱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传动套和传动轴的外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块和第二传动块,所述第一传动块和第二传动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外框。
优选的,所述传动套位于传动轴的外侧壁,且传动套不与传动轴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外框内腔的上部和中部均设置有设备槽,设备槽的内部上壁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盘,传动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板。
优选的,所述外框的内腔中部和下部均开设有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卡板的形状为L形。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均位于设备箱内部,设备箱不与传动轴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转动手轮带动连接轴转动,第二锥齿轮随着连接轴转动,第二锥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一锥齿轮啮合,使得两个第一锥齿轮成相反方向转动,传动轴和传动套分别随着两个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传动轴和传动套分别通过第二传动块和第一传动块带动两个外框向两侧或者中部移动,从而可以进行多方位展示,有利于提高展示的效果,且结构简单,能够节约成本。
(2)推动卡板使得其上升,然后将画框的底端放置在限位槽内,然后放开卡板,弹簧推动传动盘使得连接杆移动,连接杆挤压卡板下降,从而可以将画框进行固定,能够避免展示时滑落到地面造成损坏,且便于将画框进行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多方位展示功能的美术用展示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耀球,未经潘耀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085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旁压仪实验装置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效活性炭吸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