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吸引电凝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08130.7 | 申请日: | 2021-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07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环湖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李震勇 |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引 电凝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负压吸引电凝器,包括两个环形电极,且两电极同心设置,两电极之间设有绝缘层;手柄以及手柄向外延伸出的吸液管,所述电极置于吸液管端部。本实用新型采用环形的电极,并且将电极放置在吸液管端部的方式,使得医生在将患者体内的体液吸出后能直接利用吸液管端部的电极灼烧患者的出血点进行止血,减少了参与手术的器械,同时简化了医生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负压吸引电凝器。
背景技术
在医生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在切除患者的组织或者患处时,为了减少患者流血,现在临床上通常利用电击灼烧的方式,将患者的出血点进行止血,但是由于出血点附近往往存在大量积液,不便于医生寻找出血点,现有技术中,医生通常利用一根负压管,将积液抽出,但是如此一来,同时进入人体的设备较多,不便于医生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负压吸引电凝器,以减少医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负压吸引电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环形电极,且两电极同心设置,两电极之间设有绝缘层;
手柄以及手柄向外延伸出的吸液管,所述电极置于吸液管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内开有吸液流道,吸液流道一端与吸液管连通,另一端与一根软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上开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吸液流道中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吸液管端部设有弯头,所述弯头与吸液管之间夹有钝角。
进一步的,两个电极均置于吸液管内侧。
进一步的,两电极分别与一根导线连接,导线穿过手柄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置于吸液管的管壁内。
进一步的,所述吸液流道的长度方向与手柄的长度方向平行。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负压吸引电凝器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采用环形的电极,并且将电极放置在吸液管端部的方式,使得医生在将患者体内的体液吸出后能直接利用吸液管端部的电极灼烧患者的出血点进行止血,减少了参与手术的器械,同时简化了医生的操作;
采用在手柄上设置进气口的方式,便于医生用手控制进气口的启闭,控制吸液管内的吸力,防止吸液管由于吸力过大对,患者体内的组织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电凝器透视示意图;
图2为吸液管端部示意图;
图3为弯头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手柄;11-进气口;12-通电开关;13-吸液流道;2-吸液管;21-弯头;3-电极;3A-阳电极;3B-阴电极;31-绝缘层;4-电线;5-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环湖医院,未经天津市环湖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081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架式鼻中隔支撑器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水循环造纸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