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偏瘫患者护理用助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06200.5 | 申请日: | 2021-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81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杨环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环环 |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偏瘫 患者 护理 行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偏瘫患者护理用助行装置,解决了普通支撑设备不具备侧向支撑,无法用手辅助偏瘫患者行走的缺点,包括两块夹腰板,所述夹腰板底部焊接有两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分别通过销连接有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底部焊接有手拉板,所述第二连杆底部内侧卡设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底部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焊接有踏板,支撑杆一侧焊接有防倾杆,所述防倾杆底部内侧转轴连接有滚轮,该装置固定于患者腰部,可通过正常一侧手部用力,来辅助行走,并且可以提供一定的侧向支撑,有效保护患者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偏瘫患者护理用助行装置。
背景技术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按照偏瘫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
轻度偏瘫患者脚部无法正常移动,需要一定的支撑辅助装置,同时偏瘫患者摔倒的概率大,需要一定的侧向支撑,由于半边身体无法使劲,因此需要健康的一侧进行辅助行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支撑设备不具备侧向支撑,无法用手辅助偏瘫患者行走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偏瘫患者护理用助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神经内科偏瘫患者护理用助行装置,包括两块夹腰板,所述夹腰板底部焊接有两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分别通过销连接有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底部焊接有手拉板,所述第二连杆底部内侧卡设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底部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焊接有踏板,支撑杆一侧焊接有防倾杆,所述防倾杆底部内侧转轴连接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手拉板一端与第二连杆一侧焊接。
优选的,所述螺柱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第二连杆的底部内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底部内侧开设有卡槽,所述调节块顶部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卡块。
优选的,两所述夹腰板一端通过销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装置固定于患者腰部,可通过正常一侧手部用力,来辅助行走,并且可以提供一定的侧向支撑,有效保护患者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偏瘫患者护理用助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偏瘫患者护理用助行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腰板、2连接板、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手拉板、6调节块、7螺柱、8支撑杆、9踏板、10防倾杆、11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神经内科偏瘫患者护理用助行装置,包括两块夹腰板1,夹腰板1底部焊接有两组连接板2,连接板2内分别通过销连接有第一连杆3及第二连杆4,第一连杆3底部焊接有手拉板5,第二连杆4底部内侧卡设有调节块6,调节块6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柱7,螺柱7底部焊接有支撑杆8,支撑杆8底部焊接有踏板9,支撑杆8一侧焊接有防倾杆10,防倾杆10底部内侧转轴连接有滚轮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环环,未经杨环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062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