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道表面麻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06079.6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07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汪海洋;李琴;辜敏;孙阳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9/00 | 分类号: | A61M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廖曾 |
地址: | 61008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麻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道表面麻醉装置,设置有咽喉部喷淋管(1)、三通(3)及空针管(4),所述三通(3)分别连接咽喉部喷淋管(1)和空针管(4),三通(3)的最后一个管口与麻药注射器(2)相连接,所述咽喉部喷淋管(1)的远三通(3)连接端设置有开口(7),且沿弯曲的咽喉部喷淋管(1)两侧均匀设有4~6个喷淋口(6);通过在咽喉部喷淋管的前端增设开口,能够进一步的通过声门口将局部麻醉药喷撒到气管表面,从而有效的提高麻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麻醉技术、气道表面麻醉技术等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气道表面麻醉装置。
背景技术
气道表面麻醉是指将穿透力强的局麻药施用于气道粘膜表面,使其透过粘膜而阻滞位于粘膜下的神经末梢,使粘膜产生麻醉现象。在临床麻醉工作中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有创操作来建立稳定的气道,此过程中气管导管与咽喉部、声门及气道组织直接接触,对其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大量的儿茶酚胺释放,引起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以及可引起垂体肾上腺皮质各项激素分泌增多、氧耗增加、外周脂肪和蛋白质分解、血糖增高等应激反应。研究发现行气管插管前对其进行气道表面麻醉可抑制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紊乱。目前常用的气道表面麻醉技术有咽喉舌根表面喷涂、环甲膜穿刺和超声雾化吸入局部麻醉药等方法,然而上述方法各有优缺点。咽喉舌根表面喷涂主要是减少气管插管对咽喉部及声门表面的刺激,然而对于声门下及气道内组织没有麻醉作用,其效果不全面。环甲膜穿刺在困难气道中气道表面麻醉应用较多其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抑制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然而其属于有创操作,患者麻醉体会较为痛苦。超声雾化吸入是患者在自主呼吸时使局部麻醉药均匀分布在咽喉、气管黏膜表面产生局麻作用,其具有一定的价值,然而其气道表面准备时间较长。因此,如何优化气道表面麻醉装置,满足气道表面麻醉要求,缩短时间,提高患者麻醉舒适度,有效减少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紊乱,预防血流动力学波动导致的相关并发症如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脑血管出血等的发生一直是临床麻醉医师关心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气道表面麻醉装置,通过在咽喉部喷淋管的前端增设开口,能够进一步的通过声门口将局部麻醉药喷撒到气管表面,从而有效的提高麻醉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气道表面麻醉装置,设置有咽喉部喷淋管、三通及空针管,所述三通分别连接咽喉部喷淋管和空针管,三通的最后一个管口与麻药注射器相连接,所述咽喉部喷淋管的远三通连接端设置有开口,且沿弯曲的咽喉部喷淋管两侧均匀设有4~6个喷淋口。
在现有咽喉部喷淋管的基础上,通过在喷淋管尖端增加开口,使局部麻醉药不仅可以通过咽喉部喷淋管两侧开口对声门两侧及咽喉部进行表面麻醉,而且可以通过增加的尖端开口通过声门口将局部麻醉药喷撒到气管表面。在使用时,通过麻药注射器将麻药通过三通注入到咽喉部喷淋管中,再从咽喉部喷淋管进一步的喷撒到声门两侧、咽喉部以及气道表面。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所述三通至少有两个口为宝塔口,且两个宝塔口分别与咽喉部喷淋管和空针管相连接,所述三通亦可采用三通阀。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所述空针管的远三通连接端通过输氧管与麻醉机供氧接头相连接。
为使得麻药能够更加有效的喷撒在声门、咽喉部以及起到表面。在三通、麻药注射器、空针管以及咽喉部喷淋管所构成的基础类气道表面麻醉装置的基础上通过输氧管连接麻醉机或中心供氧系统,利用麻醉机或中心供氧系统将高流量氧气与基础类气道表面麻醉装置相连,通过高流量氧气联动局部麻醉药与改良的咽喉部喷淋管,将局部麻醉药快速、高效均匀喷撒到咽喉部,声门上以及声门下的气道表面,达到完善有效的气道表面麻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咽喉部喷淋管前端开口+用高流量氧联动将局部麻醉快速高效喷撒到声门上下的气道表面,为减少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紊乱提供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060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障碍通过防坠落生命绳系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土壤环境监测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