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骨修整装置的刀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04997.5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70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净芳;任冬冬;强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盖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毛洪梅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骨 修整 装置 刀具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骨修整装置的刀具结构,具体涉及医疗器械装置领域,包括刀具本体,刀具本体下端面设有凹腔,凹腔的边缘为刀口,刀口内设有压块,压块可在凹腔内转动和上下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可以精准、快速、简便地修整软骨,以满足手术医生对软骨的形状、尺寸和精度的要求,提高手术成功概率和手术效果、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病患的创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骨修整装置的刀具结构。
背景技术
鼓膜又称耳膜,为一椭圆形半透明状薄膜,位于中耳鼓室与外耳道交界处,构成鼓室的外侧壁,将外耳道和中耳腔进行分隔。由于鼓膜本身比较脆弱、慢性中耳炎的发病率高,鼓膜修复是很常见的一个耳科手术。有一种修复方法是通过利用自体软骨对其进行修补,取下同侧耳屏软骨及软骨膜,修剪至合适的尺寸和形状,用以修复鼓膜行鼓室成形术。为了最大程度利用采集的自体耳屏软骨及软骨膜,并按照手术要求对其进行精准的修整,修成合适的修补材料。
目前,用于鼓室成形手术中的软骨修整过程,是手术医生运用现有的手术锐器,手工修整到手术需要的尺寸形状,因此存在尺寸形状不精准、修整用时长、浪费软骨材料、甚至重新取材、增加病患创伤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骨修整装置的刀具结构,可以精准、快速、简便地修整软骨,以满足手术医生对软骨的形状、尺寸和精度的要求,提高手术成功概率和手术效果、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病患创伤和痛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软骨修整装置的刀具结构,包括刀具本体,刀具本体下端面设有凹腔,凹腔的边缘为刀口,刀口内设有压块,压块可在凹腔内转动和上下往复运动;凹腔内部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压块下部直径与刀口的内部直径相同,压块上部直径小于下部直径,压块上部贯穿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且位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在所述压块上还有设有第三限位块和弹簧;所述刀具本体还设有配套的转柄,刀具本体内部为中空结构,压块的上端设有槽体,转柄的下端贯穿刀具本体与槽体衔接带动压块转动。
优选的,槽体横截面呈倒锥形,转柄与槽体的形状匹配。
优选的,转柄的上端设有便于手部扭动的转轮。
优选的,所述刀具本体上部设有便于固定刀具本体的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执行机械直线和旋转运动的驱动装置的方法下,精准、高效、简便地修整软骨,达到鼓室成形术提出的对软骨制作的多种要求。切割刃口和压平兼固定装置;根据手术提出的对软骨形状和尺寸的不同要求,可以通过更换刃口模具以达到手术目的;可以精准、快速、简便地修整软骨,达到鼓室成形术提出的对软骨制作的多种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
图3刀口结构图;
图中标记为:1、刀具本体;2、刀口;3、弹簧;4、第一限位块;5、第二限位块;6、第三限位块;7、压块;8、转柄;9、转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盖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盖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049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