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筛粉送粉循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03748.4 | 申请日: | 2021-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49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唐飞;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铖联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F12/50 | 分类号: | B22F12/50;B33Y40/10;B07B1/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39 江苏省南京市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筛粉送粉 循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筛粉送粉循环装置,包括主机、负压风机、筛粉机构、主机上料机构和主机落料集料机构,主机上料机构的抽气口与负压风机的抽气管相连接,主机上料机构的入料口与筛分机构的出料口相连接,主机上料机构出料口与主机的入料口相连接,筛粉机落料集料机构的进气口与负压风机的吹气孔相连接;主机落料集料机构的集料口与主机的出料口相连接,主机落料集料机构的进气口与负压风机的吹气口相连接,主机落料集料机构的出料口与筛粉机构的入料口相连接,筛粉机上料机构抽气口与负压风机的抽气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对使用后的金属打印粉的循环利用,具有环保和高利用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筛粉送粉循环装置,属于3D金属打印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3D打印(增材制造)也称快速成型,是通过连续激光烧结一个以上薄层粉末材料来构建三维物体的制造技术。设备打印粉末质量极其重要,粉末的无氧环境筛分,以及自动送粉循环,无接触粉末操作是目前3D打印行业的缺失点,同时也是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点。开发一种自动筛粉送粉循环装置可以有效填补行业空缺,对3D打印技术起到推进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筛粉送粉循环装置,能够实现打印后粉末回收进入筛粉机,高效筛粉,自动上料的全闭环循环,全程粉末位于密封环境中,操作人员无接触粉末操作,有效的完成了粉末的无氧环境保护,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操作,同时避免了使用者操作时与粉末接触,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基于此,一种自动筛粉送粉循环装置,
包括主机、负压风机、筛粉机构、主机上料机构和主机落料集料机构,
主机上料机构的抽气口与负压风机的抽气管相连接,主机上料机构的入料口与筛分机构的出料口相连接,主机上料机构出料口与主机的入料口相连接,筛粉机落料集料机构的进气口与负压风机的吹气孔相连接;
主机落料集料机构的集料口与主机的出料口相连接,主机落料集料机构的进气口与负压风机的吹气口相连接,主机落料集料机构的出料口与筛粉机构的入料口相连接,筛粉机上料机构抽气口与负压风机的抽气管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筛粉机构包括筛粉机上料机构、筛粉机、筛粉机落料集料机构,所述筛粉机上料机构的入料口与主机落料集料机构的出料口通过管路相连接;所述筛粉机上料机构的出料口与筛粉机的入料口相连接,筛粉机的出料口与筛粉机落料集料机构的入料口相连接,筛粉机落料集料机构的出料口与主机上料机构的入料口相连接。
进一步,筛粉机的废渣出料口与残渣瓶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负压风机的抽气管与三通管S1的出气管相连接,三通管S1的两个进气管中的一个通过管路与主机上料机构抽气口相连接,另一个通过管路与筛粉机上料机构的抽气口相连接,两条管路中分别设有控制管路导通的电磁阀。
进一步,三通管S2的两个出气口中的一个通过管路与主机落料集料机构的进气口相连接,另一个通过管路和筛粉机落料集料机构的进气口相连接,两条管路中均设有控制管路导通的电磁阀。
进一步,所述主机落料集料机构的出料口与筛粉机上料机构的入料口之间通过管路相连接,管路中设有电磁阀。
进一步,所述筛粉机落料集料机构的出料口与主机上料机构的入料口之间通过管路相连接,管路中设置有电磁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对使用后的金属打印粉的循环利用,具有环保和高利用率的优点;
2、实现了粉末收集,筛粉以及上料全闭环循环;
3、实现粉末无氧环境筛粉以及上下料;
4、实现了自动化操作,提升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铖联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铖联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037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