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零电流软开关推挽式正弦波逆变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03362.3 | 申请日: | 2021-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05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贾洪彬;何修志;郑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华锦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3/337 | 分类号: | H02M3/337;H02M7/5387;H02M1/08;H02M1/088 |
| 代理公司: | 广州恒华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姜宗华 |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开关 推挽式 正弦波 逆变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零电流软开关推挽式正弦波逆变器,包括前级隔离DC‑DC升压电路和DC‑AC电路,所述前级隔离DC‑DC升压电路包括功率MOS管Q1、功率MOS管Q2、蓄电池BAT、推挽变压器T1、滤波电容Cin、电感Lr、电容Cr、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和电容Cout。本零电流软开关推挽式正弦波逆变器,开关频率高,变换器体积小,功率MOS管Q1‑功率MOS管Q6的开关损耗小、效率高,成本低,大大降低了功率MOS管的发热量,满载1000W时无需外加散热片散热;整体损耗小、效率高,成本低,降低了发热量,稳压精度高、波形失真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零电流软开关推挽式正弦波逆变器。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交流电(一般为220v/110V50HZ正弦或方波)。通俗的讲,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DC)转化为交流电(AC)的装置,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广泛适用于家庭影院、电动砂轮、电动工具、电脑、电视、洗衣机、风扇、照明,户外用电等。传统的逆变器,由于开关频率主要被开关管的开关损耗限制,开关频率一般都在30KHz~40KHz之间,导致所选的功率器件尺寸比较大,很难实现高效率及小体积的变换器,基于此,提出一种零电流软开关推挽式正弦波逆变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电流软开关推挽式正弦波逆变器,损耗小、效率高,成本低,降低了发热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零电流软开关推挽式正弦波逆变器,包括前级隔离DC-DC升压电路和DC-AC电路,所述前级隔离DC-DC升压电路包括功率MOS管Q1、功率MOS管Q2、蓄电池BAT、推挽变压器T1、滤波电容Cin、电感Lr、电容Cr、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和电容Cout,蓄电池BAT的输出端连接到滤波电容Cin的输入端,并连接到推挽变压器T1的2脚,滤波电容Cin的输出端接地,蓄电池BAT的负极接地;所述推挽变压器T1的1脚连接到功率MOS管Q1的集电极,功率MOS管Q1的发射极接地,功率MOS管Q1的基极接驱动信号输入;所述推挽变压器T1的3脚连接到功率MOS管Q2的集电极,功率MOS管Q2的发射极接地,功率MOS管Q2的基极接驱动信号输入;所述推挽变压器T1的4脚连接到电感Lr的输入端,电感Lr的输出端连接到电容Cr的输入端,电容Cr的输出端连接到二极管D1的输入端,推挽变压器T1的5脚连接到二极管D2的输入端,二极管D1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2的输出端相连后连接到电容Cout的输入端,并连接到输出端子Vout的正极,二极管D3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1的输入端相连,二极管D3的输入端与二极管D4的输入端相连后连接到电容Cout的输出端,并连接到输出端子Vout的负极;所述DC-AC电路包括功率MOS管Q3、功率MOS管Q4、功率MOS管Q5、功率MOS管Q6、电感L1和电容C1,功率MOS管Q3的集电极与功率MOS管Q5的集电极相连后连接到输出端子Vout上,功率MOS管Q3的发射极与功率MOS管Q4的集电极相连后连接到电感L1的输入端,功率MOS管Q5的发射极与功率MOS管Q6的集电极相连后接220V电源负极输出端子,并连接到电容C1的输出端,功率MOS管Q4的发射极与功率MOS管Q6的发射极相连后连接接地,电感L1的输出端接220V电源正极输出端子。
优选地,所述DC-AC电路还包括交流输出电压取样反馈电路和驱动电路板U1、电压取样反馈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变阻器R3和电容C2,电阻R1的输入端连接到功率MOS管Q6的集电极,电阻R1的输出端连接到电容C2的输入端、电阻R2的输入端以及变阻器R3的输入端,并连接到驱动电路板U1的5脚,电容C2的输出端、电阻R2的输出端以及变阻器R3的输出端相连后接地,驱动电路板U1的1脚连接到功率MOS管Q5的基极,驱动电路板U1的2脚连接到功率MOS管Q6的基极,驱动电路板U1的3脚连接到功率MOS管Q3的基极,驱动电路板U1的4脚连接到功率MOS管Q4的基极。
优选地,所述滤波电容Cin采用多个MLCC低ESR电容并联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华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华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033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