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炮驻退机用温度计防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03135.0 | 申请日: | 2021-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2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林;仲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皖控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1A25/00 | 分类号: | F41A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田玉伟 |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炮 驻退机用 温度计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炮驻退机用温度计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箱,包括防护箱,防护箱顶部上开设有空腔,防护箱一侧顶部开设有通道,通道内套接有转杆,转杆贯穿通道并延伸至空腔内,转杆伸进空腔的一端套接有第一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套接有丝杆,丝杆的底端延伸至防护箱内,温度计两侧均分别固定连接有横杆的一端,横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防护箱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第一滑块滑动安装在滑槽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火炮驻退机用温度计防护装置的检测探头极易长期暴漏于外界环境或待测液体中的问题,使得检测探头被保护在防护箱内,温度计的安全性能增强,提高了火炮驻退机用温度计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计防护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火炮驻退机用温度计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火炮驻退机是火炮反后坐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使驻退液高速流过后坐制动漏口和复进制动漏口消耗火炮后坐和复进能量,并控制火炮后坐和复进时的受力和运动规律。
基于温度对火炮后坐装置工作性能影响十分复杂,基于某型火炮的内弹道和反后坐装置后坐反面问题模型,采用数值仿真方法,系统分析了装药温度、驻退机温度、复进机温度单个变化和同时变化对火炮后坐阻力和后坐长度的影响。研究表明:装药温度和驻退机温度变化对火炮后坐阻力和后坐长度影响较大;火炮首发射击和连续射击时,后坐阻力峰值和后坐长度与温度之间并不是单调的增减关系;火炮连续射击可以达到更为苛刻的极限射击条件,因此温度对火炮驻退机的影响十分重要。
但是现有的火炮驻退机用温度计的检测探头极易长期暴漏于外界环境中,使得检测探头极易在使用过程中造成损坏,使得温度计的使用寿命不长,温度计的安全性能不强,降低了火炮驻退机用温度计的工作效率和检测准确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火炮驻退机用温度计防护装置,目的在于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火炮驻退机用温度计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顶部上开设有空腔,防护箱一侧顶部开设有通道,通道内套接有转杆,转杆贯穿通道并延伸至空腔内,转杆伸进空腔的一端套接有第一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套接有丝杆,丝杆的底端延伸至防护箱内,且丝杆套接有丝杆导套,丝杆导套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同一U型座,U型座底部开设有贯穿孔,贯穿孔内套接有温度计,温度计两侧均分别固定连接有横杆的一端,横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防护箱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滑块滑动安装在滑槽内,所述防护箱两侧均开设有矩形孔,两个第一滑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两个限位杆贯穿矩形孔并延伸至矩形孔外,所述防护箱两侧底部均开设有两个导轨,导轨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与限位杆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转杆转动连接有导套,导套底部固定连接在空腔的底部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丝杆导套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的一端,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防护箱顶部内壁上。
优选的,两个第一滑块远离丝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槽底部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底部开设有通孔,温度计可贯穿通孔并延伸至通孔外,且防护箱一侧底部为透明设计。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火炮驻退机用温度计防护装置,要使用时,可转动转杆,第一锥形齿轮转动,进而第二锥形齿轮转动,第二锥形齿轮使丝杆转动,进而丝杆导套往下移动,推动U型座往下移动,U型座使温度计往下移动,此时弹簧被压缩,限位杆往下移,当温度计的检测头移出防护箱时,停止转动转杆,再将两个第二滑块往相互靠近的一侧滑动,使其卡住限位杆完成固定,温度计使用完成之后,可将两个第二滑块往相互远离的一侧滑动,限位杆在弹簧的拉力下往上移,再反向转动转杆,使温度计上移至防护箱内,对温度计进行防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皖控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皖控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031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布线的卡扣弯头
- 下一篇:一种闭坑废弃矿井复杂情况无人探测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