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上颌窦底提升及空间维持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02917.2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84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8/00 | 分类号: | A61C8/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尚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61 | 代理人: | 王攀 |
地址: | 4011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上颌 提升 空间 维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上颌窦底提升及空间维持的装置,所述装置本体为长条形圆柱体,所述装置本体一端为弧形凹面,一端为平面,材质为羟基磷灰石,所述装置本体上设有伞状支撑结构,所述伞状支撑结构收合时与所述装置本体形成一个整体。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羟基磷灰石材料和人的上颌骨成分类似,在上颌窦底提升手术中进行敲击的时候,更容易将上颌窦底抬高,比传统金属器械更安全有效;尖端的凹面设计也可以更好的预防敲击过程中发生黏膜穿孔;靠整体的圆柱物及可以打开的伞状支撑结构取代散在的骨粉维持空间,可以预防骨粉渗漏进上颌窦腔引发感染,而且较之零散的骨粉其空间维持能力更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上颌窦底提升及空间维持的装置。
背景技术
当上颌后牙缺失后,上颌窦的底壁就会下降到缺失牙原来的牙根的位置,此时对上颌后牙做种植手术时,如果骨高度不足,扩孔钻预备窝洞之后,往往需要利用骨凿进行敲击,将上颌窦底提升至需要的高度,并植入骨粉以维持提升的空间,并利于新骨形成。
这种操作方式有以下弊端:
1、由于金属器械和人的颌骨在刚性、强度及延展性等方面的差异,敲击时不好把握力度,用力过猛容易导致上颌窦黏膜穿孔,这是此种术式最常见的并发症;
2、上颌窦底提升之后,往往需要填入人工骨粉以维持空间,防止提升的窦底黏膜往下塌陷,有利于新生骨的形成,以方便二期进行种植手术。骨粉的使用一方面增加了患者的总费用,另一方面,骨粉还可能通过穿孔的黏膜渗漏到上颌窦腔里,引发上颌窦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上颌窦底提升及空间维持的装置,实现避免传统器械敲击所带来的黏膜穿孔的问题,避免植入骨粉可能带来的上颌窦感染的问题、有效支撑上颌窦黏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上颌窦底提升及空间维持的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为长条形圆柱体,所述装置本体一端为弧形凹面,一端为平面,材质为羟基磷灰石。所述装置本体上设有伞状支撑结构,所述伞状支撑结构收合时与所述装置本体形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伞状支撑结构包括伞面,伞骨、固定环、移动环和拉绳;所述固定环与所述伞面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装置本体的所述弧形凹面一端下方;所述移动环套设在所述装置本体上,并固定连接所述伞骨,所述伞骨另一端连接所述伞面;所述拉绳一端连接在所述移动环上,穿过所述固定环后垂下。
进一步地,所述伞面、伞骨、固定环、移动环材料为钽,所述伞骨为多条环形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拉绳与所述移动环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拉绳为对称设置的两条拉绳,材质为棉线。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本体长度为10-15mm,直径为2-5mm。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凹面的凹面深度为0.8-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羟基磷灰石材料和人的上颌骨成分类似,在上颌窦底提升手术中进行敲击的时候,更容易将上颌窦底抬高,比传统金属器械更安全有效;尖端的凹面设计也可以更好的预防敲击过程中发生黏膜穿孔;靠整体的圆柱物及可以打开的伞状支撑结构取代散在的骨粉维持空间,可以预防骨粉渗漏进上颌窦腔引发感染,而且较之零散的骨粉其空间维持能力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本体结构示意图。
装置本体1、弧形凹面2、伞面3、伞骨4、固定环5、移动环 6、拉绳7。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029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组合压花辊
- 下一篇:一种儿童口腔专用口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