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盾构开挖间隙的同步注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02804.2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1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凯;杨志勇;杨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星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68 | 代理人: | 艾变开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盾构 开挖 间隙 同步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盾构开挖间隙的同步注浆系统,包括第一注浆管路、第二注浆管路、混合搅拌泵、注浆主管路和冲水管路,第一注浆管路、第二注浆管路分别连通混合搅拌泵;混合搅拌泵连接注浆主管路;注浆主管路连通盾构隧道管片与土层之间的开挖间隙,用于将双液浆注入开挖间隙中;冲水管路连通注浆主管路,用于向混合搅拌泵、第一注浆管路、第二注浆管路输送冲刷水以冲刷管路。本实用新型的同步注浆系统适用于双液浆注浆工艺,尤其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便会胶凝的浆液,能够避免浆液迅速凝结而发生的管路堵塞问题;冲水管路能够冲刷管路中残留的凝结浆液,以防止浆液凝固堵塞管路,便于同步注浆系统继续使用;结构简单,功能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盾构开挖间隙的同步注浆系统,尤其适用于富水粉性土地层的盾构开挖同步注浆。
背景技术
盾构掘进过程中为实现盾体顺利转弯、防止盾壳卡顿,刀盘-盾体-管片的外径差会产生一定的开挖间隙。盾构掘进的同时对开挖间隙的填充称为同步注浆,同步注浆浆液应具有一定的充填性能、合适的初凝时间以及较好的流动性,而富水地层的同步注浆浆液还应具有较强的保水性和抗水解性能。
现阶段,为了能够满足同步注浆浆液良好的填充效果,较早达到浆液的早期强度及缩短其初凝时间是最直接的解决办法,鉴于此,目前实际施工过程中已有采用双液浆来代替常规水泥单液浆。但与此同时,由于双液浆极快的凝结时间,时常会发生管路堵塞,给注浆管路的处理和清洗带来了很多麻烦,甚至会使同步注浆过程短暂停滞,更加影响开挖间隙的有效填充。
因此研究一种既能够满足双液浆注浆需求又不会发生管路堵塞的同步注浆系统显得尤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盾构开挖间隙的同步注浆系统,既满足双液浆的注浆要求,又不发生管路堵塞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盾构开挖间隙的同步注浆系统,包括第一注浆管路100、第二注浆管路200、混合搅拌泵300、注浆主管路400和冲水管路500,其中
所述第一注浆管路100连通混合搅拌泵300,用于输送A液至混合搅拌泵300;
所述第二注浆管路200连通混合搅拌泵300,用于输送B液至混合搅拌泵300;
所述混合搅拌泵300连接注浆主管路400,用于将A液和B液混合搅拌均匀形成双液浆,并泵送双液浆至注浆主管路400;
所述注浆主管路400连通盾构隧道管片与土层之间的开挖间隙,用于将双液浆注入开挖间隙中;
所述冲水管路500连通注浆主管路400,用于向混合搅拌泵300、第一注浆管路100、第二注浆管路200输送冲刷水以冲刷管路。
优选的,所述混合搅拌泵300具有第一入口301、第二入口302和出浆口303,第一入口301连接第一注浆管路100,第二入口302连接第二注浆管路200,出浆口303连接注浆主管路400。
优选的,所述第一注浆管路100中具有第一注浆泵101,第一注浆泵101连通混合搅拌泵300的第一入口301;
所述第二注浆管路200中具有第二注浆泵201,第二注浆泵201连通混合搅拌泵300的第二入口302。
优选的,所述注浆主管路400中连接有第一止水阀401,第一止水阀401连接在混合搅拌泵300的出浆口303与开挖间隙之间。
优选的,所述冲水管路500连通注浆主管路400的混合搅拌泵300的出浆口303与第一止水阀401之间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冲水管路500中具有抽水泵501和第二止水阀5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028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