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翻转接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02761.8 | 申请日: | 2021-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26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曾琦;李辉;林伟勇;李振果;蔡跃祥;唐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泰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248 | 分类号: | B65G47/248;B65G15/3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天诚欣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66 | 代理人: | 张浠娟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翻转 接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转接驳台,它涉及电路板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机架、翻转机构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框架、两组用以夹持电路板的移动夹持机构及宽度调节轨道,所述翻转框架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翻转框架上设置有宽度调节轨道,所述移动夹持机构设置在翻转框架上,所述两组移动夹持机构相对设置,所述移动夹持机构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皮带传送模块及电机模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翻转接驳台通过机器翻转电路板代替人工翻转电路板,减少了劳动力,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转接驳台。
背景技术
电路板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电路板的两面分别进行加工,接驳台一般是用于将电路板从一道工序传送到另一道工序的转折机构,通过接驳台实现电路板工序的对接,然而在传送电路板时,当需要对电路板的另一面进行加工时,就需要对电路板进行翻板,一般电路板在翻板时,通常是通过人工将电路板进行翻转,翻转过程中,容易对电路板已加工的一面造成损害,同时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工,且翻转过程中不能直接实现电路板加工过程中工序的传送,会影响加工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因此需要一种既能够将电路板进行翻转,又能够对电路板进行传送的翻转接驳台,而传统的接驳台只有传送的作用,没有翻转的作用,且由于电路板的多样化,需要能够对多种电路板进行传送的接驳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代替人工,提高工作效率的翻转接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
一种翻转接驳台,其包括机架、翻转机构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框架、两组用以夹持电路板的移动夹持机构及宽度调节轨道,所述翻转框架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翻转框架上设置有宽度调节轨道,所述移动夹持机构设置在翻转框架上,所述两组移动夹持机构相对设置,所述移动夹持机构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皮带传送模块及电机模块,所述电机模块设置在翻转框架上,所述底板设置在电机模块上,底板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一供电路板放置的产品放置槽,所述皮带传送模块设置在底板上,皮带传送模块与电机模块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挡条,挡条位于底板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翻转框架上还设置有垫板,其中一组移动夹持机构设置在垫板上,另一组移动夹持机构设置在宽度调节轨道上。
进一步,所述宽度调节轨道包括滑轨及滑块,所述滑轨设置在翻转框架上,所述滑块可滑动的设置在滑轨上。
进一步,所述电机模块包括传动电机、电机板及导轨板,所述传动电机固定在电机板上,电机板设置在导轨板上,所述导轨板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底板设置在电机板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并排设置,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第二支撑板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皮带传送模块包括动力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轴承组、第二轴承组、两个主动轮、两个从动轮、第一皮带、第二皮带及第一传感器,所述动力轮设置在电机板上并与传动电机相连接,第一轴承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各设置有一主动轮,两主动轮分别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另一侧各设置有一从动轮,第二轴承组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方,所述第一皮带连接动力轮及第一支撑板两侧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第二皮带连接第二轴承组、第二支撑板两侧主动轮和从动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配合转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
进一步,上述翻转接驳台还包括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数量为二,分别设置在机架的两侧对角上,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固定座、缓冲连接件及缓冲杆,所述缓冲固定座设置在机架上,缓冲杆通过缓冲连接件与缓冲固定座相连接,缓冲杆设置在翻转框架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泰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泰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027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无人驾驶电动直驱双体空气动力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