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咽拭子采集保护及折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99955.7 | 申请日: | 2021-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17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邵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A61B10/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吴艳姣 |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咽拭子 采集 保护 折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咽拭子采集保护及折断装置,包括改良型咽拭子、外固定管和一次性保护面屏,外固定管为中空筒型,与改良型咽拭子的直径相适应,外固定管侧壁连接两个立柱;立柱与外固定管呈45°。改良型咽拭子为杆状,一端连接棉球,中后部侧壁开有凹槽;保护面屏为扇形,两端分别连接有套筒,保护面屏弯曲后,其两个套筒能分别套在两个立柱上,改良型咽拭子中后部连同凹槽能插入外固定管内且不晃动。外固定管前2/3中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面罩使医护采集咽拭子时,在医患之间增加一个屏障,避免造成其他患者交叉感染。将咽拭子易折断的凹槽位于拭子的后半部分,避免医护暴露风险,凹槽使咽拭子更易折断。外固定管用以保护改良型咽拭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咽拭子采集保护及折断装置。
背景技术
咽拭子标本核酸检测被看作为诊断新冠肺炎的金标准,目前采集咽拭子时患者均需脱下口罩,医护人员直接面对患者鼻腔以及张开的口腔。由于此时患者整个鼻孔口腔均无遮挡,飞沫可直接喷出,采集咽拭子时,患者常常因咽部刺激而咳嗽、呕吐等,随之而来的就是带有大量病原体的飞沫,医护人员即使穿戴全套防护用品、护目镜、面屏等,仍有很大风险,并且带有病原体的飞沫飞溅至医护防护服上,当医护为下一个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时,很有可能将防护服上病原体带至其他患者所处地,增加交叉感染风险。
同时因为咽部所需要采集部位靠后,容易造成医护人员视野不清,为了增加取样准确性,医护人员会靠近患者口咽部,这样极易增加感染性。
此外,咽拭子较鼻拭子更为粗壮,取样完成后,原本拭子断折处过于靠近采样棉球,为病原体集中密集处,且过短,折断后容易溅起带有病原体的细胞液,拭子中后部较为粗壮不易折断,医护取样后需来回翻折,增加了暴露时间。两种方法都有可能极大增加医护暴露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咽拭子采集保护及折断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咽拭子采集保护及折断装置,包括改良型咽拭子、外固定管和保护面屏,所述外固定管为中空筒型,与改良型咽拭子的直径相适应,外固定管侧壁连接有两个相邻但不相挨的与外固定管呈一定角度的立柱;所述改良型咽拭子为杆状,一端连接有棉球,中后部侧壁开有凹槽;所述保护面屏为扇形,两端分别连接有套筒,所述保护面屏弯曲后,其两个套筒能分别套在两个立柱上,所述改良型咽拭子中后部连同凹槽能插入外固定管内且不晃动。
上述的一种咽拭子采集保护及折断装置,所述立柱与外固定管呈45°。
上述的一种咽拭子采集保护及折断装置,所述改良型咽拭子中后部侧壁周向开有一圈凹槽。
上述的一种咽拭子采集保护及折断装置,所述改良型咽拭子中后部侧壁的一侧开有凹槽。
上述的一种咽拭子采集保护及折断装置,所述外固定管前2/3中空。
上述的一种咽拭子采集保护及折断装置,所述保护面屏为一次性保护面屏。
上述的一种咽拭子采集保护及折断装置,所述套筒上端封闭,下端开口。
上述的一种咽拭子采集保护及折断装置,所述外固定管的中空筒型内连接有一层软质衬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999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出口包装
- 下一篇: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配电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