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流式混合反应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99848.4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22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胤;朱榕鑫;吴嘉利;赵志勇;周克钊;赵晓龙;何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康丹娜 |
地址: | 61003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流式 混合 反应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流式混合反应模块,包括混合反应池,混合反应池内部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合腔、第一絮凝腔和第二絮凝腔,采用两段式絮凝,通过混合反应阶段絮凝药剂的投加,从而稳定维持曝气池的高活性污泥浓度,根据不同厂区现有污水处理产线的布置,在安装缺口、滑轨、调节板、限位缺口、耳板、定位通孔和定位栓的设置下,无需根据不同厂区空间差异对混合反应池进行特殊定制,且混合反应池的高度可调,可适配现有产线好氧池后段的管路位置,尽最大可能利用现行构筑物,提高现行构筑物二次利用率,极大缩短污水厂站提标改造的施工周期,絮凝反应剂投加装置可实现与混合反应池的快速匹配,进一步缩短施工周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侧流式混合反应模块。
背景技术
高浓度活性污泥法是在高活性污泥浓度,低溶解氧的条件下,使得在生化反应装置中的微生物数量极大、菌群特殊化、降解高效化,可以对污染物进行高效的降解。
但现有的高浓度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过程中,因为随着污水处理的进行,活性污泥的浓度升高,污泥沉降性能会降低,影响沉淀池中的泥水分离,进而造成污水处理效果大大降低;
且污水处理行业已经迎来了第四次提标,为满足越来越高的污水处理要求,新建污水处理厂站,以及提标改造现有的污水处理厂站,高排放标准的处理要求势在必行,但存在现有设备可升级空间小、应对提标适应性差以及现行构筑物二次利用率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流式混合反应模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侧流式混合反应模块,包括混合反应池,所述混合反应池内部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合腔、第一絮凝腔和第二絮凝腔,混合腔内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第一絮凝腔内设置有第二搅拌装置,第二絮凝腔内设置有第三搅拌装置,第一搅拌装置、第二搅拌装置和第三搅拌装置依次传动连接,混合反应池上还设置有驱动第一搅拌装置运行的驱动单元,第一搅拌装置、第二搅拌装置和第三搅拌装置运行时的线速度依次降低,所述混合反应池上还设置有反应池进水管和反应池出水管,反应池进水管两端分别与污水处理产线中的好氧池后段和混合腔连通,反应池出水管两端分别与第二絮凝腔和污水处理产线中的好氧池后段连通,所述混合反应池外侧还设置有多个絮凝反应剂投加装置。
所述混合反应池上方设置有走道,走道两侧设置有栏杆,混合反应池外侧还设置有与走道匹配的钢梯。
所述混合腔、第一絮凝腔和第二絮凝腔侧壁上均设置有观察窗。
所述絮凝反应剂投加装置包括溶药罐和与溶药罐一一对应的多个加药计量泵,溶药罐顶部通有进药管和溶药罐进水管,溶药罐底部通过出药管与加药计量泵的进口连通,加药计量泵的出口连接有加药管,加药管末端伸入混合反应池内。
所述溶药罐内部转动连接有第四搅拌轴,第四搅拌轴上设置有多个第四桨板,溶药罐上还设置有驱动第四搅拌轴转动的第二电机。
所述混合反应池的侧壁通有安装缺口且设置有滑轨,滑轨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板,调节板顶部设置有与絮凝反应剂投加装置匹配的限位缺口。
所述混合反应池包括池体和中隔板,池体内部插装有两个中隔板,两个中隔板将池体分隔为,混合腔、第一絮凝腔和第二絮凝腔,中隔板的插装后顶部表面低于反应池出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998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三通结构的控制阀
- 下一篇:一种林业用育苗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