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器壳体及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99726.5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54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裴虎;唐志华;郭华芳;朱明甜;杨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G2/10 | 分类号: | H01G2/10;H01G2/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周友元;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器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器壳体,包括壳体侧壁,壳体侧壁包括壳体外侧面以及壳体内侧面,壳体侧壁的一端设置有底壁,底壁与壳体侧壁连接,形成槽装容纳腔,壳体外侧面上设有散热纹理,底壁上开设有引出电极孔。一种电容器,包括电容器芯子、引出电极以及上述的电容器壳体,电容器芯子设置在电容器壳体的容纳腔内,引出电极与电容器芯子连接并从引出电极孔中延伸出至电容器壳体外,电容器芯子与电容器壳体的壳体内侧面之间灌注有封装材料。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容器壳体设置散热纹理,能增大电容器外壳散热面积,从而有效增强电容器散热能力,降低电容器内部温升,而且制作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器壳体及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电容器一般是由壳体、电容器芯子、封装材料、引出端子及连接芯子与引出端的引接线组成。现有的电容器外壳的外壁多为平面结构,散热性能较差,在电容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电容器的散热效果不好,电容器内部的热量长期不能够散发易加速其老化,会直接影响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平面结构比较光滑,电容器安装过程中会出现滑落,影响安装效率,增大了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散热功率的电容器壳体及电容器;同时,本实用新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安装使用过程中滑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容器壳体,包括壳体侧壁,所述壳体侧壁包括壳体外侧面以及壳体内侧面,所述壳体侧壁的一端设置有底壁,所述底壁与壳体侧壁连接,形成槽装容纳腔,所述壳体外侧面上设有散热纹理,所述底壁上开设有引出电极孔。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外侧面上还设有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孔开设在散热纹理上。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纹理包括横条状纹理、竖条状纹理、斜条状纹理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侧壁以及底壁制造材料均采用高导热塑料材料。
一种电容器,包括电容器芯子、引出电极以及上述的电容器壳体,所述电容器芯子设置在电容器壳体的容纳腔内,所述引出电极与电容器芯子连接并从引出电极孔中延伸出至电容器壳体外。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器芯子与电容器壳体的壳体内侧面之间灌注有封装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封装材料包括环氧树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容器壳体设置散热纹理,能增大电容器外壳散热面积,从而有效增强电容器散热能力,降低电容器内部温升,而且制作简单、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电容器壳体设置散热纹理,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容器在安装过程中的滑落问题;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容器壳体设置散热纹理,在满足壳体散热的前提下,实现了电容器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电容器壳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电容器壳体的散热纹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电容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电容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容器壳体;11、散热纹理;12、散热孔;13、引出电极孔;14、底壁;15、壳体侧壁;2、封装材料;3、电容器芯子;4、引出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997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效减轻一字尺推动不顺畅的绘图板
- 下一篇:一种筏轮出线警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