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导体爆炸焊模具的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96812.0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92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周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新业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0/08 | 分类号: | B23K20/08;B23K20/26;H01R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张荣鑫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导体 爆炸 模具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导体爆炸焊模具的夹具,包括中间采用铰接连接的左夹板和右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板和右夹板的顶部均设有固定杆,每个固定杆上设有一对夹杆,每一边的夹杆上至少套有一个压紧板,压紧板上设有压紧螺栓,所述左夹板的底部铰接设有左活动杆,左活动杆底部设有握柄,所述右夹板的底部铰接设有右活动杆,右活动杆的底部设有握柄,右活动杆与左活动杆铰接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固定爆炸焊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牢靠,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体焊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导体爆炸焊模具的夹具。
背景技术
在电力电缆领域,经常需要将两端导体焊接在一起,由于导体需要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普通的焊接方式会在焊接处加入介质从而影响导体性能,因此导体之间的焊接经常采用爆炸焊的方式,爆炸焊利用炸药爆轰时产生的冲击波高压驱动金属运动,在两金属表面发生碰撞,形成射流,将表面膜清除,并在冲击波高压作用下形成冶金连接的一种焊接方法,对操作要求高,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使用模具进行爆炸焊时不能用手直接接触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导体爆炸焊模具的夹具,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导体爆炸焊模具的夹具,包括中间采用铰接连接的左夹板和右夹板,所述左夹板和右夹板的顶部均设有固定杆,每个固定杆上设有一对夹杆,每一边的夹杆上至少套有一个压紧板,压紧板上设有压紧螺栓,所述左夹板的底部铰接设有左活动杆,左活动杆底部设有握柄,所述右夹板的底部铰接设有右活动杆,右活动杆的底部设有握柄,右活动杆与左活动杆铰接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夹杆分别设置于固定杆的两端,且两边的夹杆位置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板为“L”形,其底板上设有通孔,压紧板通过该通孔套在夹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板的侧板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上设有所述压紧螺栓。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螺栓设有拧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导体爆炸焊模具的夹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夹杆将左右模具固定,在通过压紧螺栓将左右模具分别在左右夹板上压紧,然后通过握柄将左右模具合模进行爆炸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牢靠,安全性高;压紧板直接套在夹杆上,运用灵活,可以随意调节角度,即使模具不是规则的矩形也可以很好的完成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导体爆炸焊模具的夹具,包括中间采用铰接连接的左夹板2和右夹板3,所述左夹板2和右夹板3的顶部均设有固定杆4,每个固定杆4上设有一对夹杆5,每一边的夹杆5上至少套有一个压紧板6,压紧板6上设有压紧螺栓7,所述左夹板2的底部铰接设有左活动杆8,左活动杆8底部设有握柄1,所述右夹板3的底部铰接设有右活动杆9,右活动杆9的底部设有握柄1,右活动杆9与左活动杆8铰接连接,所述夹杆5分别设置于固定杆4的两端,且两边的夹杆5位置对应,所述压紧板6为“L”形,其底板上设有通孔10,压紧板6通过该通孔10套在夹杆5上,所述压紧板6的侧板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上设有所述压紧螺栓7,所述压紧螺栓7设有拧耳11。
实际使用时,将左夹板和右夹板的夹杆分别插入左右模具的夹具孔中,通过压紧螺栓将左右模具分别固定,通过握柄可以操作模具开模或合模,将握柄握紧合模进行爆炸焊,待焊接完成后通过握柄打开模具取出导体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新业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新业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968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报纸缩微胶片摄影翻面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家用厨房清洗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