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带管脚电子器件的管脚分离及通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96454.3 | 申请日: | 2021-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4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信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芯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2 | 分类号: | H01R13/42 |
| 代理公司: | 成都瑞创华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0 | 代理人: | 邓瑞 |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管脚 电子器件 分离 通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带管脚电子器件的管脚分离及通电装置,包括底座和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的表壁贯穿设置有两个锥形棒材,所述治具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腔室,所述治具本体的顶部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腔室相互连通,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的内部设置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开放端与所述第二腔室的表壁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上套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室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治具本体、通电组件和锥形棒材的相互配合,实现能够自动化调整电子器件变形管脚,调整完成后也可以实现自动通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带管脚电子器件的管脚分离及通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带管脚产品,管脚会变形,需要插进特定孔位内,还需要对管脚通上电压才能后续工作的情况,都是先检查管脚是否变形,再手动整形,把管脚拉直,使得管脚相互分离,不导通,然后再把产品管脚对应的插到带有相对应的孔的治具里面,这样需要把脚位和孔对应起来插,速度慢,不适合自动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带管脚电子器件的管脚分离及通电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带管脚电子器件的管脚分离及通电装置,包括底座和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的表壁贯穿设置有两个锥形棒材,所述治具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腔室,所述治具本体的顶部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腔室相互连通,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的内部设置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开放端与所述第二腔室的表壁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上套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室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开放端贯穿所述第二腔室延伸至外部,且固定连接有通电组件,所述治具本体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横杆的下表壁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锥形棒材延轴向方向的夹角为九十度,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抵板,两个所述锥形棒材与所述抵板的上表壁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锥形棒材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腔室,所述锥形棒材靠近所述治具本体的一侧贯穿设置有矫正棒,所述矫正棒的一端贯穿所述治具本体延伸至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所述矫正棒远离所述治具本体的一端贯穿所述锥形棒材延伸至第三腔室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与所述第三腔室两侧表壁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锥形棒材的内部靠近所述第三腔室的一侧设置有第四腔室,所述第四腔室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四腔室延伸至所述第三腔室,且套设有两个均匀分布的齿轮,所述滑板靠近所述齿轮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与所述齿轮相互啮合的齿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治具本体的表壁贯穿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与两个所述锥形棒材匹配的两个滑槽,所述治具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电子元件,所述电子元件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内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芯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芯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964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网络综合业务集成机柜
- 下一篇:一种再生处理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