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冷凝和萃取分离功能的回收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96084.3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86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周猛;陈梁;许文;张凯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联众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00;B01D11/04;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冷凝 萃取 分离 功能 回收 分离器 | ||
本申请涉及废气回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冷凝和萃取分离功能的回收分离器,其包括分离器本体,所述分离器本体上开设有用于输入废气的进气口和用于输入萃取剂的进液口,分离器本体内设有冷凝器,进气口位于冷凝器上方,所述分离器本体内连接有若干引流板,若干引流板分为相对的两列,不同列的引流板间隔设置且互不接触,引流板位于冷凝器和进液口的下方,引流板远离自身与分离器本体连接处的一端倾斜向下,引流板的最低端与分离器本体存在间隙。本申请具有使得萃取剂和呈液态的废气混合充分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废气回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冷凝和萃取分离功能的回收分离器。
背景技术
大气污染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重的污染问题,而工业废气一直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工业废气的排放,不仅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引起资源的浪费,并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废气回收常采用冷凝回收的方法,通过将蒸汽从气体中冷却凝结成液体,再加入萃取剂对呈液态的废气进行分液,将具有利用价值或者具有危害的萃取物进行回收处理,最后产生的无用废液即可被排放。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分液过程中,萃取剂和呈液态的废气混合不够充分,影响萃取效果,导致废液中可能还残留有可萃取的物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得萃取剂和呈液态的废气混合充分,改善萃取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冷凝和萃取分离功能的回收分离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有冷凝和萃取分离功能的回收分离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冷凝和萃取分离功能的回收分离器,包括分离器本体,所述分离器本体上开设有用于输入废气的进气口和用于输入萃取剂的进液口,分离器本体内设有冷凝器,进气口位于冷凝器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本体内连接有若干引流板,若干引流板分为相对的两列,不同列的引流板间隔设置且互不接触,引流板位于冷凝器和进液口的下方,引流板远离自身与分离器本体连接处的一端倾斜向下,引流板的最低端与分离器本体存在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气被冷凝器冷凝成液态之后,需要与萃取剂混合流经引流板,而引流板增长了液态废气和萃取剂的混合路径,从而增长了废气和萃取剂的混合时间,使得两者的混合更为充分,有助于提高萃取效果。
可选的,所述引流板的三条侧边均与分离器本体的内壁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板与分离器的内壁接触,尽可能使得萃取剂和由冷凝管冷凝生成的液态废气均需经过引流板,进一步使得废气和萃取剂充分混合。
可选的,所述分离器本体上开设有用于输出萃取物的出料口,出料口通过管道与用于回收萃取物的回收池连接,出料口与回收池之间的管道上连接有第一吸力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吸力泵可将萃取物直接吸到回收池中,从而使得对萃取物的回收更快速,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分离器本体上开设有出液口和第二进液口,出液口位于引流板的下方,出液口通过管道与第二进液口连接,管道上连接有第二吸力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混合液静止分层之后,工作人员可启动第二吸力泵将上层还具有萃取剂的混合液输送到进液口,实现循环利用,提高萃取液的利用率,节省资源。
可选的,所述分离器本体上连接有文丘里混合器,文丘里混合器与分离器本体内部贯通,第二进液口为文丘里混合器的贯通入口,进气口为文丘里混合器的喉部入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文丘里混合器是根据流速越大压力越大的原理制成,在萃取剂的重复利用过程中,通过萃取剂流过文丘里混合器较窄位置,即喉部时产生的负压,自动将废气吸收到混合器内,最终传送到分离器内,避免了再使用其他动力装置对废气进行输送,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省了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联众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阴联众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960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