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95568.6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44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周恒宇;吴耀寒;李河山;涂清松;赵石头;周于浩;李振锋;周运辉;彭思成;乐明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深燃燃气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10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温宏梅 |
地址: | 51804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管道配件固定在管道上,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位于所述管道外的一侧;扎带,所述扎带和所述安装块首尾相接,所述扎带套设于所述管道上;顶持杆,所述顶持杆的一端抵靠所述管道配件,所述安装块沿靠近或远离管道配件的方向移动设置在所述顶持杆上。本实用新型中将所述扎带和所述安装块首尾连接,并套设于所述管道上,同时使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块上的顶持杆抵持于放置在所述管道上的管道配件,并通过转动所述顶持杆使管道配件压紧在所述管道上,使管道配件与管道的贴合更紧密,从而使管道配件在焊接在所述管道上后更为牢固,管道不会漏气,且管道配件也不易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管道上焊接管道配件,如鞍形件之前,需要先将管道配件定位在管道上,再将管道配件与管道之间的缝隙进行焊接,但将管道配件按压在管道上的力度并不易控制,经常出现管道配件与管道没有很好地紧贴在一起,导致焊接完成后经常出现漏气、供气后脱落等现象,严重影响供气运行安全。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将管道配件与管道表面紧贴在一起而导致在将管道配件焊接于管道上后出现漏气、甚至管道配件脱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将管道配件固定在管道上,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位于所述管道外的一侧;
扎带,所述扎带和所述安装块首尾相接,所述扎带套设于所述管道上;
顶持杆,所述顶持杆的一端抵靠所述管道配件,所述安装块沿靠近或远离管道配件的方向移动设置在所述顶持杆上。
所述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安装块包括安装块本体,所述安装块本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顶持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顶持杆通过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安装块转动连接。
所述固定装置,其中,所述顶持杆靠近所述管道一端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管道配件朝向所述安装块的表面的外形轮廓相适配。
所述固定装置,其中,所述顶持杆远离所述管道一端连接有转动手柄,所述转动手柄与所述顶持杆垂直,且所述转动手柄与所述顶持杆可拆卸连接。
所述固定装置,其中,所述转动手柄包括握持部、直杆以及固定部,所述握持部、所述直杆以及所述连接部依次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顶持杆可拆卸连接。
所述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安装块还包括:
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所述安装块本体的一侧,所述扎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
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所述安装块本体上背向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扎带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所述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用于通过转动后将所述扎带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上。
所述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扎带包括第一连接带和两条第二连接带,两条所述第二连接带均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带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带未与所述第二连接带连接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
所述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安装块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安装部,两个所述安装部之间连接有手持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深燃燃气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深燃燃气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955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流产品分类管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煤矿火灾用灭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