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家用铜芯护套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95251.2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3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吴云明;顾正扬;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龙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黄永兰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家用 护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家用铜芯护套线,包括绝缘胶皮,所述绝缘胶皮内设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包括内胶皮,所述内胶皮内设有填充层二,所述填充层二内固定连接有两个塑料胶皮,两个所述塑料胶皮内均设有填充层三,每个所述填充层三内均设有铜芯,两个所述塑料胶皮相互靠近的那一面均设有连接块,该一种新型家用铜芯护套线,通过塑形带具有一定的扛形变能力,可以有效的保持电路的形状,提高了电路的扛形变能力,而塑形带表面设有的连接槽,可以让填充层二和塑形带更好的紧密贴合,大大提高了内胶皮内的稳定性,本装置通过防止护套线内PV线的直接接触,降低了短路的风险,提高了护套线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套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家用铜芯护套线。
背景技术
护套线其实可以理解为两根或者三根并列平行的BV电线,BV电线本来有绝缘胶皮的,在三根或者两根并列平行的BV线外面再裹一层胶皮这层胶皮就是护套线。
护套线在使用的时候,内部的线并列在一起,在短路时,因为内部的线连接在一起,容易发生因线路粘连导致的电路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家用铜芯护套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家用铜芯护套线,包括绝缘胶皮,所述绝缘胶皮内设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包括内胶皮,所述内胶皮内设有填充层二,所述填充层二内固定连接有两个塑料胶皮,两个所述塑料胶皮内均设有填充层三,每个所述填充层三内均设有铜芯,两个所述塑料胶皮相互靠近的那一面均设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相互靠近的那一面固定连接有塑形带,所述塑形带的圆周外表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有填充层二;所述绝缘胶皮内设有加强层。
优选的,所述加强层包括螺纹带一,所述绝缘胶皮内开设有螺纹带一,所述绝缘胶皮内固定连接有纤维层,所述纤维层的圆周外表面开设有螺纹带二,所述螺纹带二螺纹连接有螺纹带一,所述螺纹带一和螺纹带二大小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纤维层内设有填充层一,所述填充层一的圆周外表面设有粘连带,所述填充层一内固定连接有内胶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一种新型家用铜芯护套线,通过内胶皮对内部的塑料胶皮进行保护,防止塑料胶皮直接接触到空气,大大提高了塑料胶皮的使用寿命,而内胶皮内设有的填充层二可以对内胶皮内进行填充,防止内胶皮内留有过大的空隙,减缓外界对塑料胶皮的直接冲击,提高了内胶皮的扛压能力,同时塑料胶皮内设有填充层三对铜芯进行保护,防止铜芯直接接触到塑料胶皮,降低短路时的烧线现象,塑料胶皮外设有的连接块,可以在电线被扭曲的情况下,有效的防止两根塑料胶皮的直接接触,防止电路短路,大大提高了护套线的使用安全,而塑形带具有一定的扛形变能力,可以有效的保持电路的形状,提高了电路的扛形变能力,而塑形带表面设有的连接槽,可以让填充层二和塑形带更好的紧密贴合,大大提高了内胶皮内的稳定性,本装置通过防止护套线内PV线的直接接触,降低了短路的风险,提高了护套线的使用安全性。
(2)、该一种新型家用铜芯护套线,通过内胶皮外设有的填充层一,让内胶皮和纤维层更好的贴合,防止护套线空隙过大,影响捆绑效果,而粘连带可以让填充层一和纤维层更加好的贴合,提高了内部的稳定性,而纤维层和绝缘胶皮通过螺纹带二和螺纹带一的连接,让绝缘胶皮和纤维层更加紧密的贴合在一起,有效的提高了护套线的扛形变能力,防止对护套线的拉扯,提高了护套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护套线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层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固层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龙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龙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952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