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视采耳仪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94774.5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0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小春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A61B1/06;A61B1/04;A61B1/227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张金玲 |
地址: | 343100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 采耳仪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视采耳仪,涉及采耳仪技术领域。该可视采耳仪包括中管壳、顶管、电池、电路板、镜头、镜头管和耳匙,电池与电路板固定在中管壳内,镜头管一端与中管壳前端固定连接,镜头固定在镜头管内并与电路板连接,耳匙为透明材质,耳匙与镜头管的另一端插接连接,顶管套设在移除耳匙后的镜头管外侧,顶管一端与中管壳或镜头管之间设有磁感应控制机构,磁感应控制机构通过电路板连接镜头。将镜头固定在镜头管内,需要使用时将耳匙套装在镜头管前端,通过镜头可以在显示器上直观显示耳道内的情况,并且与耳匙相互不干涉,顶管一端与中管壳或镜头管之间设有磁感应控制机构,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耳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视采耳仪。
背景技术
生活中常见人们使用普通金属小勺对耳内污垢进行清理,但属于盲刮不可视,凭自身触觉感受进行操作,容易伤及耳膜及耳道,且不易知道耳部是否清理干净。为了便于观察,目前有的采耳仪采用透明材料并辅以照明灯,以探查耳道内是否清理干净,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可视化问题,但是效果仍然不理想,使用者视线仍然受到遮挡,无法看到耳道深处,使用仍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视采耳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耳器视线受遮挡、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可视采耳仪包括中管壳、顶管、电池、电路板、镜头、镜头管和耳匙,电池与电路板固定在中管壳内,镜头管一端与中管壳前端固定连接,镜头固定在镜头管内并与电路板连接,耳匙为透明材质,耳匙与镜头管的另一端插接连接,顶管套设在移除耳匙后的镜头管外侧,顶管一端与中管壳或镜头管之间设有磁感应控制机构,磁感应控制机构通过电路板连接镜头。
进一步地,所述的磁感应控制机构包括顶管磁环和磁感应开关,顶管磁环固定在顶管的一端,镜头管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中转接件,镜头管通过中转接件与中管壳插接固定,磁感应开关设置在中转接件与镜头管之间,磁感应开关与电路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转接件包括圆筒形的中转接件本体以及环形的限位台,中转接件本体的一端连接在限位台的中部,中转接件本体插接在中管壳内,限位台套设在镜头管的外侧,中转接件本体与限位台的内侧形成开关第一固定台,镜头管的一端设有环形连接座,连接座与镜头管之间形成开关第二固定台,磁感应开关固定在开关第一固定台与开关第二固定台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镜头管为一体式金属管,镜头管为一端直径大与另一端直径的阶梯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顶管一端内侧开设有环形台阶槽,顶管磁环固定在环形台阶槽内,环形台阶槽内还设有压环,压环固定在顶管磁环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耳匙包括耳匙柄和耳匙头,耳匙头固定在耳匙柄的一端,耳匙柄的另一端设有母扣,镜头管的前端设有与母扣相插接的公扣。
进一步地,所述的顶管另一端固定有顶盖。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管壳的后端还连接有底管,底管内设有与电池连接的充电电路板,底管底部固定有底盖,底盖上设有充电插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管通过一个底转接件与中管壳连接,底转接件的两端分别插入底管和中管壳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镜头固定在镜头管内,需要使用时将耳匙套装在镜头管前端,通过镜头可以在显示器上直观显示耳道内的情况,并且与耳匙相互不干涉,而且镜头能够支持APP视频连接,能够远程观察、指导操作。顶管一端与中管壳或镜头管之间设有磁感应控制机构,磁感应控制机构通过电路板连接镜头,顶管拔开时镜头自动开启,顶管盖合后镜头自动关闭,使用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小春,未经王小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947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