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并网型电网的微电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94699.2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70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殷越;吕艳玲;葛宇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20;H02G3/02;G08B21/18;G01K1/02;G01K1/024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6 | 代理人: | 李天丽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网 电网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微电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并网型电网的微电网系统,包括底座、机箱主体、布线组件、散热通风组件和监控组件,所述底座外侧壁顶部安装所述机箱主体,所述机箱主体内侧设置多个所述布线组件,所述监控组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和温度传感器,通过压簧与固定板配合形成夹紧件,对连接线进行辅助夹紧,线缆穿过线缆穿孔进入弧形板内,通过固定板可对布线的线缆进行有效的固定,防止布线线缆运动,在对布线线缆位置调节的同时也可对布线线缆进行有效的固定,使用便利,通过挤压固定板带动压簧收缩,使得固定板之间的间隙可调,通过可调式固定机构可对不同尺寸的线缆进行固定,适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电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并网型电网的微电网系统。
背景技术
新世纪来,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能源危机、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等问题的重要举措。分布式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世界范围了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分布式发电的大规模接入对传统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而微电网能够对分布式发电实现有效的整合及灵活、智能的控制,是解决分布式发电并网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近年来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微电网是一种由分布式发电、储能和负荷共同组成的小型低压系统。微电网内部的电源以清洁能源为主,主要由电力电子设备实现电能的变换,并提供必需的控制。微电网相对于外部电网表现为单一的自治受控单元,可同时满足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安全方面的需求。微电网一般具有“微型、清洁、自治、友好”的基本特征。微型主要体现在电压等级低,系统规模小,便于电能就地利用。清洁是指微电网内的分布式电源以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为主,或者以能源的高效综合利用为目标的发电形式。自治是指微电网通过综合调节分布式发电、储能和负荷实现微电网内部电量的自平衡。微电网的友好特性主要体现在对大电网的支撑作用、为用户提供优质可靠的电力以及实现并离网的平滑切换上。
微电网作为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友好接入的一种技术手段,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能源行业对微电网的关注程度日趋增高,目前已有多个企业单位开展了微电网试点工程的建设,在商业街区、智能小区、办公楼、工厂厂房以及偏远农牧区均有规划试点,部分项目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由于分布式电源、储能单元以及负荷的多样性,在对微电网集成控制时,需要使用到主机设备。
现有的微电网主机在进行综合布线时,大多都是将线缆直接固定,不能对线缆的位置进行调节,导致内部连线较为杂乱,不便后期维修,且现有的设备缺乏一定的智能报警功能,无法对主机内部进行实时监测,存在一定的使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微电网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并网型电网的微电网系统,能够解决现有的微电网主机在进行综合布线时,大多都是将线缆直接固定,不能对线缆的位置进行调节,导致内部连线较为杂乱,不便后期维修,且现有的设备缺乏一定的智能报警功能,无法对主机内部进行实时监测,存在一定的使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946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媒体广告展示用的户外广告牌
- 下一篇:一种法学专业用案例教学展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