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用拉紧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92371.7 | 申请日: | 2021-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10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金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九隆五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G11/12 | 分类号: | F16G11/12 |
| 代理公司: | 宁波华拓同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32 | 代理人: | 南梦怡 |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拉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用拉紧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前盖与后盖,所述前盖与所述后盖之间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及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用以驱动所述驱动杆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所述驱动杆包括左旋丝杆及右旋丝杆,所述左旋丝杆和所述右旋丝杆是通过中间一体连接有的转轴相连接,所述驱动杆为横向且对称的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传动外壳内,所述传动外壳内可内外移动的卡接有驱动件。本两用拉紧器采用两种拉紧方式,即可采用拨爪型也能采用转动型,可根据所处的不同环境多样的选择,能有效提高效率,操作简单,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用拉紧器。
背景技术
拉紧器是使用在物体的运输、移动、装运或者仓储时的固定功能,它们具有锁紧后,不会脱落,安全可靠,保护物体不受损伤的作用;目前市面上的拉紧器结构单一,采用的大多是拨爪型或者转动型,而不能根据物体自身所处的环境而采用不同的拉紧方式,从而造成使用不便,降低使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拉紧器构造单一,从而提供了一种两用拉紧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两用拉紧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前盖与后盖,所述前盖与所述后盖之间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及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用以驱动所述驱动杆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所述驱动杆包括左旋丝杆及右旋丝杆,所述左旋丝杆和所述右旋丝杆是通过中间一体连接有的转轴相连接,所述驱动杆为横向且对称的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传动外壳内,所述传动外壳内可内外移动的卡接有驱动件,所述驱动杆为可旋转的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内壁并将所述驱动件向外推出或向里收紧,所述驱动件连接有吊环组件,所述吊环组件用以连接需要拉紧或放松的物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杆为横向且对称的安装于壳体的传动外壳内,传动外壳内还卡接有可内外移动的驱动件,驱动杆为可旋转的连接在驱动件内壁,并在传动组件的驱动下,带动驱动杆在驱动件内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并将驱动件向外推出或向里收紧,由于驱动杆是一端为左旋丝杆,另一端为右旋丝杆,从而两端的驱动件会在传动外壳内按相离的方向或相合的方向推出或收紧,从而带动与驱动件相连接的吊环组件,以实现对所需要拉紧的物体进行拉紧或放松。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链轮及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套接于所述前盖与所述后盖之间穿接有的主轴上,所述主动链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主动轮及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套接于所述主轴的前端并置于所述前盖的端面,所述第二主动轮套接于所述主轴的后端并置于所述后盖的端面,所述从动链轮固定于所述转轴的轴面,所述转轴的轴面上还套有过渡轮,所述两个主动链轮的表面、所述从动链轮的表面及所述过渡轮的表面嵌绕有相互联动的链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盖与后盖之前穿接有主轴,主轴上套接有两个独立的主动链轮,主轴的前端为第一主动轮并置于前盖的端面,主轴的后端为第二主动轮并置于后盖的端面,两个主动链轮的表面嵌接有相互联动的链条,而且链条还相互联动的嵌接于固定于转轴轴面上的从动链轮的表面及套接于转轴轴面上的过渡轮的表面,从而用扳手逆时针或顺时针的扳动第一主动轮或第二主动轮,均可带动固定在转轴轴面上的从动链轮转动,从而带动驱动杆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而过渡轮也会在链条的联动下转动,但过渡轮的转动不会带动驱动杆,驱动杆的转动只由与之相固定的从动链轮带动,过渡轮只是起到链条在转动时的导向,防止链条与驱动杆摩擦而造成驱动杆损坏,降低使用寿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主动轮及第二主动轮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为套接在所述主轴上,所述隔板的一端面设有拉紧棘轮爪,所述隔板的另一端面设有放松棘轮爪,所述拉紧棘轮爪与所述第一主动轮上设有的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放松棘轮爪与所述第二主动轮上设有的第一齿轮的相啮合,所述隔板设置在手控手柄内,所述手控手柄为可拨动的套接在所述两个主动链轮上并置于所述前盖与所述后盖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九隆五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九隆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923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