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拔管的手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90989.X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92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屠艳婷;沈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李启鹏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装置 | ||
一种防止拔管的手部装置,包括用于放置人体大拇指的拇指固定位,所述拇指固定位设有用于检测大拇指压力的FSSNST触力传感器,所述拇指固定位的下方连接一用于放置人体小臂的小臂固定位,所述拇指固定位与小臂固定位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检测手腕弯曲的FLEX弯曲度传感器,所述小臂固定位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调节松紧程度的毛面和勾面,所述小臂固定位的外围设有一圈棉垫,所述棉垫的外围设有约束绳,所述棉垫与病床通过约束绳固定,所述FSSNST触力传感器和FLEX弯曲度传感器连接同一STMC单片机,所述STMC单片机连接一报警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拔管的手部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危重病人,高危置管是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高危置管对于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置管后患者会因为异物而感到不适,对于危重病人意识不清时,会因为异物不适感而去拔管,为了防止患者拔管,现有技术中会用约束绳将患者的上肢固定于病床上,然而对于一些力气过大的患者会挣脱约束绳从而拔管,或者一些狂躁患者会弯曲上身使得高危置管靠近手部从而拔管,对治疗造成了极大的不利甚至危害患者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危重病人拔出高危置管的手部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一种防止拔管的手部装置,包括用于放置人体大拇指的拇指固定位,所述拇指固定位设有用于检测大拇指压力的FSS1500NST触力传感器,所述拇指固定位的下方连接一用于放置人体小臂的小臂固定位,所述拇指固定位与小臂固定位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检测手腕弯曲的FLEX弯曲度传感器,所述小臂固定位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调节松紧程度的毛面和勾面,所述小臂固定位的外围设有一圈棉垫,所述棉垫的外围设有约束绳,所述棉垫与病床通过约束绳固定,所述FSS1500NST触力传感器和FLEX弯曲度传感器连接同一STM89C52单片机,所述STM89C52单片机连接一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放大电路、整形电路、电源电路,所述FSS1500NST触力传感器、FLEX弯曲度传感器的信号通过放大电路、整形电路后输入STM89C52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所述拇指固定位和小臂固定位的材料是针织布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FSS1500NST触力传感器和FLEX弯曲度传感器通过STM89C52单片机连接的同一报警器而判断患者是否有拔管的倾向,从而提醒医护人员,实现了防止患者拔管,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手部结合后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手部结合后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FSS1500NST触力传感器和FLEX弯曲度传感器的电路模块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放大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整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源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第二医院,未经嘉兴市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909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万能试验机用玻璃纤维绳拉伸夹具
- 下一篇:一种零件自动翻转单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