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乒乓球综合训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88945.3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39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利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A63B67/04 |
代理公司: | 双鸭山欣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3 | 代理人: | 黄志坚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乒乓球 综合 训练 系统 | ||
一种乒乓球综合训练系统,包括便携式可见光发射装置、负重练习球拍和腕式体感监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便携式可见光发射装置设置在乒乓球台表面,所述的负重练习球拍握在运动员手掌中,所述的腕式体感监测装置佩戴与运动员手腕部,所述的便携式可见光发射装置、负重练习球拍和腕式体感监测装置组合构成该一种乒乓球综合训练系统;采用便携式可见光发射装置,达到了在训练接球、回球精准度的同时,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的有益效果;负重练习球拍,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力量的队员的需求;拉力皮带,达到了训练争取击球姿势的有益效果;腕式体感监测装置,达到了方便进行合理的控制训练时间,以免过量训练而导致肌肉损伤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乒乓球训练及用具领域,尤其是一种集负重挥拍练习、击球准确性练习、体感监测于一体的乒乓球综合训练系统。
背景技术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是我国在国际重大比赛中收获金牌的主要项目,因此,乒乓球在我国拥有广泛的后备基础,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准确的判断对方发球落台反弹角度,并正确地控制挥拍动作及调节挥拍力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求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时,要针对不同发球落台反弹角度进行大量的练习,并需要持续地反复负重练习挥拍动作才能熟练掌握好技术;
传统的接球、回球训练一般采用人工陪练或者发球机练习,人工陪练由于受到陪练人员能力的限制,训练效果并不理想,而发球机联系则会浪费大量的资源,例如需要大量的乒乓球,并且在练习完后收集困难;
负重练习是乒乓球练习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乒乓球负重练习用的球拍,一般为铁质材料,也有用木质材料做的特别厚的球拍,铁制训练拍过于沉重,铁质手柄没有木质的手感舒适,使用时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训练时,容易伤人;木质训练拍过于厚重,挥拍阻力大;这两种训练用拍的重量均不可调,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力量的队员,尤其是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运动员,没有调整重量的功能容易给其造成伤害;而且,在负重练习过程中,不对运动员身体指标进行监测来进行合理的控制训练时间,很多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由于训练量过大而导致肌肉损伤。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乒乓球综合训练系统,该一种乒乓球综合训练系统,采用便携式可见光发射装置,不仅方便携带、安装,而且在球台上以不同角度发射可见光,运动员可以根据可见光落点来进行回球挥拍练习,达到了在训练接球、回球精准度的同时,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的目的;负重练习球拍,通过增减配重片的数量,重量可调,达到了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力量的队员的需求的目的;球拍手柄尾部的拉力皮带,可以根据训练需求固定在手臂、腰部或者地面,达到了训练争取击球姿势的目的;腕式体感监测装置,对运动员身体的血压、心率、消耗的热量、跑动步数等进行监测,达到了方便进行合理的控制训练时间,以免过量训练而导致肌肉损伤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乒乓球综合训练系统,包括便携式可见光发射装置、负重练习球拍和腕式体感监测装置,所述的便携式可见光发射装置设置在乒乓球台表面,所述的负重练习球拍握在运动员手掌中,所述的腕式体感监测装置佩戴与运动员手腕部,所述的便携式可见光发射装置、负重练习球拍和腕式体感监测装置组合构成该一种乒乓球综合训练系统;
所述的负重练习球拍包括拍体、连接环、拉力皮带、压紧弹簧、配重片和压盖,其中,所述的拍体上有一体的拍柄,所述的拍柄上有连接环,所述的连接环上连接有拉力皮带,所述的拍体上有盲孔,所述的盲孔端部有压盖止口,所述的盲孔中有限位槽,所述的限位槽中有压缩弹簧和配重片,所述的限位槽上有拍体限位板,所述的压盖与限位槽扣合、且与所述的拍体限位板配合;
所述的压盖包括压盖本体和压盖限位板,所述的压盖本体上有提钮,所述的压盖限位板与压盖本体为一体,所述的压盖本体与所述的盲孔端部有压盖止口配合,所述的压盖限位板与所述的压盖本体间构成压盖限位环槽;
所述的配重片为圆形金属片,所述的配重片两侧面上有限位凸点和限位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利,未经张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889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