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湿度检测功能的智能无纺布烘干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84574.1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63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恒通无纺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3/10 | 分类号: | F26B13/10;F26B21/0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伍传松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湿度 检测 功能 智能 无纺布 烘干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湿度检测功能的智能无纺布烘干设备,通过放卷机构放出无纺布,通过导向输送机构辅助导向调节无纺布的输送方向,通过收卷机构收卷干燥后的无纺布,充分保证了无纺布的稳定输送,进一步的,通过升温托管完成无纺布预热后,再通过第一烘干室的过热蒸汽进行一次烘干,通过第二烘干室的暖风进行二次烘干,通过第三烘干室的湿度控制组件进行三次烘干,而在湿度控制组件的检测调控下,可通过进一步反馈调节第三烘干室的温度(比如进一步升温加热除湿)来保证彻底烘干无纺布,无需人工检测或控制即可充分保证烘干进程和烘干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干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湿度检测功能的智能无纺布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纺布按生产工艺划分主要分为水刺无纺布、热合无纺布、湿法无纺布、熔喷无纺布以及针刺无纺布等,其中,水刺无纺布和湿法无纺布均需要在湿润状态下使得纤维成网加固而获得成型无纺布,在这之后,均需要依靠烘干设备对无纺布进行烘干。现有的无纺布烘干设备多依靠技术人员的经验来设定烘干时长,而后利用烘干箱进行一体烘干,其烘干程度难以把控且烘干效果差,而部分采用烘干流水线配合暖风进行循环烘干的烘干方法,需要经过多次循环烘干,耗费时间长同时也需要技术人员依据经验来掌控烘干进程,极大程度地降低了烘干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湿度检测功能的智能无纺布烘干设备,能够对无纺布进行高效烘干且能够实现烘干进程的自动调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湿度检测功能的智能无纺布烘干设备,包括:
机架;
导向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上端;
放卷机构,设置在所述导向输送机构的起始端,所述放卷机构的放出端设置有升温托管,所述升温托管设置有连通厂务蒸汽系统的气道;
第一烘干室,设置在所述导向输送机构上并靠近所述升温托管,所述第一烘干室连通所述厂务蒸汽系统;
第二烘干室,设置在所述导向输送机构上并靠近所述第一烘干室的出口端,所述第二烘干室内设置有风暖组件;
第三烘干室,设置在所述导向输送机构上并靠近所述第二烘干室的出口端,所述第三烘干室内设置有湿度控制组件,所述湿度控制组件用于检测并调节所述第三烘干室的室内湿度;
收卷机构,设置在所述导向输送机构的末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湿度检测功能的智能无纺布烘干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具有湿度检测功能的智能无纺布烘干设备,通过放卷机构放出无纺布,通过导向输送机构辅助导向调节无纺布的输送方向,通过收卷机构收卷干燥后的无纺布,充分保证了无纺布的稳定输送,进一步的,通过升温托管完成无纺布预热后,再通过第一烘干室的过热蒸汽进行一次烘干,通过第二烘干室的暖风进行二次烘干,通过第三烘干室的湿度控制组件进行三次烘干,特别的,当在第三烘干室内进行三次烘干时,在预设了调定湿度的湿度控制组件的检测调控下,可通过进一步反馈调节第三烘干室的温度(比如进一步升温加热除湿) 来保证彻底烘干无纺布,无需人工检测或控制即可充分保证烘干进程和烘干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湿度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烘干室内的若干湿度传感器,以用于检测反馈第三烘干室内的湿度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湿度控制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输送机构下方的加热器,以用于在需要时能够通过加热而提高第三烘干室内的温度,从而达到进一步除湿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烘干室内设置有连通厂务排气系统的排气管道,以用于排出废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恒通无纺布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恒通无纺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845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