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锁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81191.9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71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佘占蛟;刘光清;姚峰林;王俊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B39/12 | 分类号: | F16B39/12;F16B3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荣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9 | 代理人: | 杨凯;连慧敏 |
地址: | 6371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锁紧装置,包括螺栓、第一螺母和防转动装置,所述螺栓头部与待连接件贴合,螺栓尾部穿过待连接件且从待连接件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一螺母与螺栓的螺纹端相连接,第一螺母的一侧端面与待连接件相贴合,所述防转动装置套设在螺栓的螺纹端且一端与第一螺母上端面相抵触;所述第一螺母外侧端面设置有齿轮状的外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实现可靠防松,螺母的外轮廓设置为齿轮形状,并设计有专门的旋具,螺母外轮廓强度高,旋具与螺母的接触面积大,单位面积受力小,齿轮螺母受力均匀不易损坏外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设备中,螺栓和螺母是最常用的紧固件,由于机械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震动,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以后,螺栓与螺母之间常常会由此产生松动的现象,一但这种情况的发生,就有可能使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现有的螺母多为六角螺母,当螺母拧的较紧时,螺母容易被扳手拧成圆形,导致螺母不能拆卸。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备防松功能的、结构不易损坏的新型锁紧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锁紧装置,包括螺栓、第一螺母和防转动装置,所述螺栓头部与待连接件贴合,螺栓尾部穿过待连接件且从待连接件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一螺母与螺栓的螺纹端相连接,第一螺母的一侧端面与待连接件相贴合,所述防转动装置套设在螺栓的螺纹端且一端与第一螺母上端面相抵触;
所述第一螺母外侧端面设置有齿轮状的外齿。
进一步的,所述防转动装置包括防松套筒和开口销,螺栓的螺纹端沿垂直于螺栓轴线的方向设置有通孔Ⅰ,所述防松套筒设置在螺栓的螺纹端且与第一螺母相抵触,防松套筒上设置有与通孔Ⅰ相配合的通孔Ⅱ,所述开口销同时穿过通孔Ⅰ和通孔Ⅱ将防松套筒与螺栓固定。
进一步的,还包括旋具,所述旋具包括把手和工作端,所述工作端为半圆形,半圆形的内壁设置有与外齿相配合的内齿。
进一步的,所述防转动装置包括第二螺母,所述螺栓上设置有阶梯螺纹,阶梯螺纹包括靠近螺栓头一侧的大螺距螺纹和靠近螺栓尾一侧的小螺距螺纹,所述第一螺母与螺栓的大螺距螺纹相配合,且第一螺母的一面抵紧待连接件时,大螺距螺纹不超出第一螺母的另一面,所述第二螺母与小螺距螺纹相配合且与第一螺母相抵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母外侧端面设置有齿轮状的外齿。
进一步的,还包括防转片,所述防转片边缘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所述防转片设置在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防转片的凸起分别向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的方向折弯并卡在对应的齿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的螺栓头与待连接件相接触的面上设置有球状凸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传统的六角螺母外轮廓为六边形,当使用扳手对其进行拧动时,由于受力面小,很容易将外轮廓拧成圆柱形,使得螺母难以被拆下来,本实用新型将螺母的外轮廓设置为齿轮形状,并设计有专门的旋具,螺母外轮廓强度高,旋具与螺母的接触面积大,单位面积受力小,齿轮螺母受力均匀不易损坏外形。
2、本实用新型采用螺距不同的双螺母设计,并且靠近螺栓头的一侧使用大螺距螺母,远离螺栓头的一侧使用小螺距螺母,使两个螺母不能同时被旋出,减少松动的风险。
3、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设置防转片,进一步限制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相对转动,保证锁紧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811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展厅设计的多层分类展台
- 下一篇:一种骨科膝关节镜关节撑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