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智能数据汇聚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80353.7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4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向友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宇联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言成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14 | 代理人: | 幸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效果 智能 数据 汇聚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汇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智能数据汇聚设备,包括机箱主体,所述机箱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网板,所述机箱主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机箱主体的两侧通过导轨活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部开设有贯穿槽。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挡板,在机箱主体投入使用时,通过把手移动挡板,使挡板上的贯穿槽与滤网网板对齐,从而使滤网网板可进行正常散热,在长时间不使用时,移动挡板,使挡板覆盖在滤网网板上,从而将机箱主体封闭,防止灰尘侵入,即本装置在通过大面积滤网进行散热的前提下可有效防止长时间不使用灰尘侵入,便于实际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汇聚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智能数据汇聚设备。
背景技术
数据汇聚是数据要素化的第一个环节,其主要目的是打破业务系统形成的物理孤岛和信息鸿沟,形成统一的数据湖或者资源池,因此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技术之矛往往扭曲变形,大体上两种可能实现的技术路径或者建设方案,数据汇聚时通常使用计算机进行汇总储存,在进行数据汇聚时计算机机箱进行大量运算,导致机箱温度大幅增高,为了防止过高温度影响机箱的正常运行,通常在机箱中设置有散热机构,散热机构一般为散热风扇,通过散热风扇产生流动风,从而将热量带出,为了使热量更好的排出,通产在机箱上设置有较大面积的滤网,从而使热量可及时散出,但在实际使用时,若机箱长时间不使用时,较大面积的滤网往往会更容易导致灰尘侵入,不便于实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智能数据汇聚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智能数据汇聚设备,包括机箱主体,所述机箱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网板,所述机箱主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机箱主体的两侧通过导轨活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部开设有贯穿槽,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所述导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块、卡块和弹簧,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弹簧,所述挡板的一侧开设有卡槽。
可选的,所述导轨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导轨两个为一组,两组所述导轨对称设置在机箱主体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滤网网板的形状大小与通槽的形状大小相适配,所述滤网网板通过通槽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贯穿槽的形状大小与滤网网板的形状大小相适配,所述贯穿槽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贯穿槽线性阵列在挡板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导轨的一侧,所述卡块通过弹簧活动连接在固定块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卡块为三角形,所述卡块的形状大小与卡槽的形状大小相适配,所述卡块位于卡槽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挡板,机箱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网板,机箱主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轨,机箱主体的两侧通过导轨活动连接有挡板,挡板的内部开设有贯穿槽,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在机箱主体投入使用时,通过把手移动挡板,使挡板上的贯穿槽与滤网网板对齐,从而使滤网网板可进行正常散热,在长时间不使用时,移动挡板,使挡板覆盖在滤网网板上,从而将机箱主体封闭,防止灰尘侵入,即本装置在通过大面积滤网进行散热的前提下可有效防止长时间不使用灰尘侵入,便于实际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宇联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宇联天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803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地产经济数据输入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成本会计用核算清点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