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泥窑多点燃烧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79602.0 | 申请日: | 2021-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66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本龙;李家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普洱天恒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99/00 | 分类号: | F27D99/00;F23K3/02;F23L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邓荣贵 |
| 地址: | 6651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多点 燃烧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泥窑多点燃烧控制系统,包括分解炉,分解炉内固定有分料盘,分解炉上连通有管口位于分料盘上方的煤管,分料盘的顶部固定有圆锥筒状的挡板,分料盘上设置有多个位于挡板内侧的通孔,分料盘上设置有多个呈圆周阵列的锥孔;分解炉内侧固定有半球形的球罩,分解炉上设置有与球罩对应且为半球形的球槽,球槽内转动安装有与球罩同心的圆板,圆板上插接固定有三次风管,三次风管的右侧管口位于分解炉内;分解炉上设置有与球槽连通的扇形槽,三次风管滑动安装在扇形槽内;本实用新型能提升煤粉的分解程度,且能搅拌使煤粉扩散到炉体内并避免煤粉积存或是堵塞锥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泥窑多点燃烧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分级燃烧脱氮的基本原理是在烟室和分解炉之间建立还原燃烧区,将原分解炉用煤的一部分均布到该区域内,使其缺氧燃烧以便产生CO、CH、H、HCN和固定碳等还原剂,这些还原剂与窑尾烟气中的NOx发生反应,将NOx还原成N2等无污染的惰性气体。影响分级燃烧脱氮技术应用及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燃料情况、煤粉在脱氮区停留时间、窑尾氧含量、三次风量分配等。
分级燃烧脱氮技术主要包括:煤粉计量输送、煤粉均布喷射、三次风分配量调节,改善燃烧环境。相较于无烟煤,烟煤因为其高挥发性,能提供更多的还原物质,因此在分级燃烧上拥有更好的效果。采用烟煤如何实现煤粉的均匀喷射、三次风的适应性调节,是分级燃烧系统中的问题之一。在采用分料盘对煤粉进行分散后,存在的问题有,在分料盘上方下方均存在燃烧点。在分解炉中希望煤粉能尽量燃烧分解完全,但是实际上工作的时候因为燃烧点的位置较多,比较难对煤粉的整体消耗情况进行把控,可能存在煤粉积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泥窑多点燃烧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泥窑多点燃烧控制系统,包括分解炉,所述分解炉内固定有分料盘,所述分解炉上连通有管口位于分料盘上方的煤管,所述分料盘的顶部固定有圆锥筒状的挡板,所述分料盘上设置有多个位于所述挡板内侧的通孔,所述分料盘上设置有多个呈圆周阵列的锥孔;所述分解炉内侧固定有半球形的球罩,所述分解炉上设置有与所述球罩对应且为半球形的球槽,所述球槽内转动安装有与球罩同心的圆板,所述圆板上插接固定有三次风管,所述三次风管的右侧管口位于分解炉内;所述分解炉上设置有与球槽连通的扇形槽,所述三次风管滑动安装在所述扇形槽内。
优选的,所述球罩上设置有与所述三次风管对应的滑槽,所述三次风管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锥孔的孔径从上到下依次扩大。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多点燃烧系统还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顶部输出端铰接在所述三次风管的底部,所述气缸的输出方向与所述分解炉平行。
优选的,所述分料盘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分解炉的顶部嵌入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
优选的,所述转轴上垂直固定连接有L形的支杆,所述支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挡板外侧的搅拌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是设置了球罩和球槽,利用气缸带动三次风管转动角度,实现三次风的不同方向导入,既能调整三次风的导入位置又能利用三次风吹拂锥孔内下落的煤粉,提升煤粉的参与程度,从而提升煤粉的分解程度;二是设置锥孔和推杆、搅拌杆,能搅拌使煤粉扩散到炉体内并避免煤粉积存或是堵塞锥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多点燃烧控制系统的分解炉内部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球罩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普洱天恒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普洱天恒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796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