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田柱塞式注水泵阀体取出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79431.1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38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伟 |
主分类号: | B25B27/24 | 分类号: | B25B27/24 |
代理公司: | 保定运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3 | 代理人: | 张会会 |
地址: | 750005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柱塞 注水 阀体 取出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田柱塞式注水泵阀体取出工具,包括水平安装在注水泵上的阀体,所述阀体的外侧设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安装在注水泵上的注水泵螺栓,所述阀体的下方设有一个开设在注水泵右侧的矩形卡装槽,矩形卡装槽的内部活动卡装有一个车底板,所述车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第一电动伸缩杆,且每个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底端固定安装有一个带锁死结构的万向轮,所述车底板的顶部右侧倾斜焊接固定有一个推动把手,推动把手的左侧设有两个与车底板固定嵌装的第二电动伸缩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将阀体从注水泵上进行快速拆卸下来,进而有利于用户的维修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田柱塞式注水泵阀体取出工具。
背景技术
油田投入开发后,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油层本身能量将不断地被消耗,致使油层压力不断地下降,地下原油大量脱气,粘度增加,油井产量大大减少,甚至会停喷停产,造成地下残留大量死油采不出来。为了弥补原油采出后所造成的地下亏空,保持或提高油层压力,实现油田高产稳产,并获得较高的采收率,必须对油田进行注水,利用高压注水泵工作时产生的超高压力通过注水井把水注入油层,以补充和保持油层压力的措施称为注水。注水泵型的选择要根据油田具体情况、油藏的构造形态、面积大小和技术经济综合效益考虑。处理过的水经注水泵加压,再经配水间分到各个注水井,注入水的流量在配水间进行计量。
当在注水泵盘根更换、注水泵阀体更换以及维修时,要从注水泵泵头侧面取出前后阀体,通常将一种丝杆通过阀体上面的螺母连接,在丝杆另一端撞击拉出注水泵阀体,但由于注水泵水锈或水垢等原因阀体锈死在泵头内,导致两个阀体通过撞击很难取出,基于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油田柱塞式注水泵阀体取出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油田柱塞式注水泵阀体取出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田柱塞式注水泵阀体取出工具,包括水平安装在注水泵上的阀体,所述阀体的外侧设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安装在注水泵上的注水泵螺栓,所述阀体的下方设有一个开设在注水泵右侧的矩形卡装槽,矩形卡装槽的内部活动卡装有一个车底板,所述车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第一电动伸缩杆,且每个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底端固定安装有一个带锁死结构的万向轮,所述车底板的顶部右侧倾斜焊接固定有一个推动把手,推动把手的左侧设有两个与车底板固定嵌装的第二电动伸缩杆,两个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顶端焊接固定有同一个竖直安装板,所述竖直安装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竖直安装板的左侧,并焊接固定有一个大圆形主动齿轮,所述大圆形主动齿轮的外侧设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开设在竖直安装板左侧的圆柱形内陷槽,圆柱形内陷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一个水平设置的内管体,所述内管体的内部右端焊接固定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内侧焊接固定有一个水平固定嵌装在竖直安装板上的第三电动伸缩杆,所述大圆形主动齿轮的左侧设有一个与注水泵右侧相接触的第一矩形框架,第一矩形框架的外侧四角均开设有一个与注水泵螺栓插装配合的矩形缺口,且第一矩形框架套装在阀体的外侧,并不与阀体的外侧相接触,所述第一矩形框架的右侧四角均转动安装有一个与对应内管体外侧滑动安装的外螺纹套管,所述外螺纹套管的内部左端固定安装有一个与第三电动伸缩杆输出轴外侧焊接套装的第三轴承,外螺纹套管的外侧螺纹套装有一个与第一矩形框架右侧相接触的矩形活动座,四个矩形活动座之间焊接安装有同一个套装在阀体外侧的第二矩形框架,且第二矩形框架的左侧与第一矩形框架的右侧相接触,所述第二矩形框架的前侧和后侧均活动套装有一个与阀体螺纹固定安装的固定螺栓,所述内管体的外侧还固定套装有一个与大圆形主动齿轮外侧相啮合的小圆形从动齿轮。
优选的,所述矩形卡装槽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为开口,且矩形卡装槽的顶部内壁、底部内壁和左侧内壁均与车底板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内管体的外侧右端焊接固定有两个与圆柱形内陷槽内部侧壁焊接固定的第一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伟,未经李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794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管
- 下一篇:一种老年护理用喂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