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镀均匀的电缆鱼雷加工用镀铬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70401.4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72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市黎明石油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7/00 | 分类号: | C25D17/00;C25D3/04;C25D21/10;C25D7/06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韩辉 |
地址: | 114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均匀 电缆 鱼雷 工用 镀铬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镀均匀的电缆鱼雷加工用镀铬工装,包括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连接有连接管,所述第二腔体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周面底部固定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设置在第二腔体内,所述转轴外周面顶部连接有固定套,所述第二腔体内腔底部设置有外齿圈。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叶使得进入第二腔体内的铬离子在电解液内均匀分布,铬离子在电缆线表面被还原从而实现对电缆线镀铬,由于铬离子在电解液内均匀分布,且铬离子运动方向与电缆线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实现电缆线表面均匀镀铬,提高镀铬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鱼雷镀铬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镀均匀的电缆鱼雷加工用镀铬工装。
背景技术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不少硬币的外层亦为电镀,电缆鱼雷加工时需要对电缆线外周面进行镀铬。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电缆鱼雷加工用镀铬工装镀铬均将电缆线放置在电解腔内静态镀铬,由于电解液内铬离子分布不均匀,且电缆线静态放置,从而导致电缆线的镀铬均匀性变差,进而导致电缆线镀铬效果变差。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镀均匀的电缆鱼雷加工用镀铬工装,通过搅拌叶使得进入第二腔体内的铬离子在电解液内均匀分布,铬离子在电缆线表面被还原从而实现对电缆线镀铬,由于铬离子在电解液内均匀分布,且铬离子运动方向与电缆线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实现电缆线表面均匀镀铬,提高镀铬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镀均匀的电缆鱼雷加工用镀铬工装,包括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连接有连接管,所述第二腔体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周面底部固定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设置在第二腔体内,所述转轴外周面顶部连接有固定套,所述第二腔体内腔底部设置有外齿圈,所述固定套与外齿圈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二腔体底部内壁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顶部贯穿设置有多个转杆,多个所述转杆顶部连接有齿轮,多个所述齿轮顶部连接有限位套,且多个所述齿轮均与外齿圈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设置有四个,任意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的夹角均为90度。
优选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的夹角均为45度,多个所述转杆均连接在对应位置的齿轮底部中心位置,多个所述限位套均连接在对应位置的齿轮顶部中心位置。
优选的,多个所述转杆与固定圈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多个所述转杆均通过轴承与固定圈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腔体底部远离第一腔体的一侧贯穿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端部配套设置有封盖。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体底部固定设置有四个第一支脚,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脚之间的夹角均为90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腔体底部固定设置有四个第二支脚,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支脚之间的夹角均为90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市黎明石油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鞍山市黎明石油仪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704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