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负极材料高温包覆造粒釜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69906.9 | 申请日: | 2021-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90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锋;梁子龙;谢国卫;冯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硕宸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10 | 分类号: | B01J2/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徐长江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负极 材料 高温 包覆造粒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负极材料高温包覆造粒釜,包括水平设置的釜体和水平转动安装于所述釜体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具有沿所述搅拌轴的轴线设置的中空轴腔,所述搅拌轴的轴端设有与外部冷却系统相连通的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连通所述中空轴腔,通过在搅拌轴中设计中空轴腔,并利用旋转接头往中空轴腔内循环通入冷却介质,起到有效降低搅拌轴的温度的作用,以避免搅拌轴在高温的工作环境中容易因抗疲劳弯曲能力下降而导致失效的问题发生,确保了搅拌轴在高温条件下的工作强度,进而提高了该高温包覆造粒釜的使用寿命,挤压刮板对负极材料的挤压造粒作用,起到均匀包覆的作用,产品的粒度一致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粒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负极材料高温包覆造粒釜。
背景技术
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需要经过高温包覆造粒环节,该环节的主要工艺是在高温状态下反复搅拌混合石墨烯粉料和沥青粉料,使沥青粉料融化并包覆在石墨烯颗粒的外表面上,以制得锂电池负极材料,高温包覆造粒环节主要在包覆造粒釜中进行,釜内温度一般可达650℃及以上。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立式包覆造粒釜和卧式包覆造粒釜两种类型,其中,卧式造粒釜因其具有产量大而深受市场青睐,出于仅仅效应考虑,目前市场上卧式包覆造粒釜的搅拌轴的材质较多采用选择SUS304或是310S,但是,由于这类卧式结构的包覆造粒釜的釜内温度超过650℃,温度接近搅拌轴的许用极限温度,搅拌轴的强度下降相对常温基本5倍以上,此时轴的强度不够就会抗弯曲变形的,造成设备无法使用,即卧式包覆造粒釜的搅拌轴在高温的工作环境中容易因抗疲劳弯曲能力下降而导致失效,易造成搅拌轴永久性的弯曲变形,从而使得现有卧式包覆造粒釜的产品使用寿命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卧式包覆造粒釜的搅拌轴在高温的工作环境中容易因抗疲劳弯曲能力下降而导致失效,易造成搅拌轴永久性的弯曲变形,从而使得现有卧式包覆造粒釜的产品使用寿命不高的技术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卧式负极材料高温包覆造粒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卧式负极材料高温包覆造粒釜,包括水平设置的釜体和水平转动安装于所述釜体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具有沿所述搅拌轴的轴线设置的中空轴腔,所述搅拌轴的轴端设有与外部冷却系统相连通的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连通所述中空轴腔,通过在搅拌轴中开设中空轴腔,并通过旋转接头连通外部冷却系统,在进行搅拌工作时,外部冷却系统通过旋转接头往搅拌轴的中空轴腔中通入冷却介质,例如冷却水或者液氮等,在冷却介质的循环冷却作用下,起到有效降低搅拌轴的温度,以避免搅拌轴在高温的工作环境中容易因抗疲劳弯曲能力下降而导致失效的问题发生,确保了搅拌轴在高温条件下的工作强度,进而提高了该高温包覆造粒釜的使用寿命,此外,具有中空轴腔的搅拌轴,重量会相对降低,此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适当加大搅拌轴的外径,使得搅拌轴在不会因自身重量过大而产生向下弯曲的应力变形的情况下,还能实现进一步提高搅拌轴的刚度和强度的目的,有利于提升该高温包覆造粒釜的整体产品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为中空轴,所述搅拌轴的中空轴腔贯穿所述搅拌轴的两个轴端,所述搅拌轴的两个轴端上均设有所述旋接头,在搅拌轴的两端面均设置旋转接头,可以起到便于循环流通冷却介质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冷却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包括外螺带和内螺带,所述外螺带和所述内螺带均通过加强横档固定安装在所述搅拌轴上,所述外螺带的旋向与所述内螺带的旋向相反,所述外螺带的内径大于所述内螺带的外径,外螺带的外径与釜体的内径相适配,旋向相反的外螺带和内螺带,在搅拌轴的搅拌驱动作用下,可以起到往复循环推动负极材料运动的作用,以实现反复搅拌负极材料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硕宸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硕宸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699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烟机烟条导烟压板
- 下一篇:卷烟机二次分切轮烟支校正导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