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摞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68265.5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25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付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怡润包装容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7/16 | 分类号: | B65G57/16;B65G5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桶装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动摞桶装置,属于桶体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一种自动摞桶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支撑台、升降机构和夹持机构,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支撑台沿竖直方向升降,夹持机构包括为两个夹持气缸,夹持机构位于支撑台的上方,夹持气缸的缸体沿垂直于支撑台升降的方向水平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两个夹持气缸以支撑台的中心处对称设置。本申请具有达到方便工作人员对多个桶体进行摞桶操作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桶体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摞桶装置。
背景技术
桶类制具在生活当中非常的普遍,桶类制具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形状,其生产流程和工序也是相对的简单,对于桶类制具生产过程中的堆积码放,以及最后的收集和码放工作,很多企业需要利用人工来完成这一操作,对于小型桶类制具来说,操作起来可能会相对简单一些,但是对于体积比较大的桶类制具来说,这种操作方式都不是特别理想,操作起来也捉襟见肘,有时还会产生诸多的操作安全隐患,对于大批量的桶类制具需要进行叠加码放时,会消耗大量的人力,也无法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进步,桶类制具的生产企业也逐步趋于自动化作业,生产过程中以及最后输出时的堆积码放,大都是通过人力来完成,这样的工作模式比较单一,同样也伴随着一定的危险,很难提升工作效率。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现有技术的桶体叠摞方式为工作人员手动叠摞,人工叠摞的方式费时费力,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增加了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对多个桶体进行摞桶操作,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摞桶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动摞桶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支撑台、升降机构和夹持机构,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支撑台沿竖直方向升降,夹持机构包括为两个夹持气缸,夹持机构位于支撑台的上方,夹持气缸的缸体沿垂直于支撑台升降的方向水平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两个夹持气缸以支撑台的中心处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摞桶时,将桶体放置在支撑台上,控制两个夹持气缸的活塞杆相互远离至使得桶体能够穿过两个夹持气缸的两个活塞杆之间的间隙,然后控制升降驱动带动支撑台和桶体沿竖直方向上升,使桶体远离支撑台的端部进入到两个夹持气缸的两个活塞杆之间的间隙内,然后控制两个夹持气缸的两个活塞杆将桶体外壁夹紧限位,使得桶体位于支撑台的正上方;然后将第二个桶体放置到支撑台上,通过升降机构带动第二个桶体沿竖直上升,然后使得两个夹持气缸相互远离,第一个桶体的底部插入到第二桶体内,而后控制两个夹持气缸将第二个桶体夹紧限位,实现了对桶体进行叠摞的功能,而后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实现对多个桶体进行自动叠摞的功能。
可选的,升降机构包括支撑电机、齿轮和齿条,齿条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机架上,支撑电机固定设置机架上,齿轮固定连接在支撑电机的输出端的外周壁上,齿条与齿轮相互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沿竖直方向升降,即可实现使支撑台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功能,齿条与机架滑动连接,增强了齿条移动的稳定性。
可选的,机架上方设置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两个底座、两个相对的第二气缸和水平驱动件,底座滑动连接在机架的上方,水平驱动件能够带动底座沿水平方向滑动,第二气缸的缸体沿平行于夹持气缸的方向设置且固定连接在底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除夹持气缸对桶体的限位作用,使桶体放置在支撑台上并且随支撑台上升,而后控制两个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将位于最外侧桶体的侧壁夹紧,然后通过水平驱动件带动底座相对于机架移动,使得叠摞后的桶体远离支撑台的上方,实现将叠摞后的桶体自动移动至下一工位的功能。
可选的,水平驱动件包括水平丝杠和水平电机,水平丝杠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水平丝杠穿过底座并且与底座螺纹连接,水平电机的输出端与水平丝杠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怡润包装容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市怡润包装容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682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浸料一体成型尾翼结构
- 下一篇:一种平移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