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发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63288.7 | 申请日: | 202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61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军;肖芳;张红梅;于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4;C12M1/12;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合创非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8 | 代理人: | 居延娟 |
地址: | 0260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发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酵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微生物发酵装置,装置底座、机架、伺服电机、搅拌杆、搅拌发酵筒、恒温加热筒和过滤出料筒;装置底座上安装有机架,且通过机架支撑安装有搅拌发酵筒和恒温加热筒,恒温加热筒包裹设置在搅拌发酵筒的外部,恒温加热筒内部安装有加热丝,恒温加热筒外壁上安装有电加热控制器。本实用新型通过恒温加热筒对搅拌发酵筒内部的温度进行升高或者降低,能够根据不同微生物发酵所需的温度,进行适当的调节,有效的缩短了发酵的时间,提高了发酵的品质;搅拌杆对搅拌发酵筒内部微生物进行搅拌;节省了使用的资源,提高了环保效果;通过进料斗和出料管,便于人工进行收取和放置微生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教科书中,均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还有微生物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
现有的微生物发酵装置,不能够根据不同的微生物发酵所需温度,进行相应的温度调节,而且,不能够将资源进行循环使用,并且,收取和放置较为繁琐不够便捷,同时,温度流失较快。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发酵装置,通过恒温加热筒对搅拌发酵筒内部的温度进行升高或者降低,能够根据不同微生物发酵所需的温度,进行适当的调节,有效的缩短了发酵的时间,提高了发酵的品质;搅拌杆对搅拌发酵筒内部微生物进行搅拌;节省了使用的资源,提高了环保效果;通过进料斗和出料管,便于人工进行收取和放置微生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发酵装置,包括装置底座、机架、伺服电机、搅拌杆、搅拌发酵筒、恒温加热筒和过滤出料筒;装置底座上安装有机架,且通过机架支撑安装有搅拌发酵筒和恒温加热筒,恒温加热筒包裹设置在搅拌发酵筒的外部,恒温加热筒内部安装有加热丝,恒温加热筒外壁上安装有电加热控制器,搅拌发酵筒的顶部安装有筒盖,筒盖上安装有伺服电机,搅拌发酵筒内部安装有与伺服电机驱动连接的搅拌轴,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杆,机架上安装有过滤出料筒,搅拌发酵筒底部通过带控制阀的出料管与过滤出料筒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筒盖上安装设置有进料斗。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出料筒内部通过安装块安装有过滤网板。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丝与电加热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装置底座底部安装有支撑脚轮。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发酵筒上端内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发酵筒上设置有观察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恒温加热筒对搅拌发酵筒内部的温度进行升高或者降低,能够根据不同微生物发酵所需的温度,进行适当的调节,有效的缩短了发酵的时间,提高了发酵的品质;伺服电机驱动搅拌轴带动搅拌杆对搅拌发酵筒内部微生物进行搅拌;发酵好之后,打开控制阀从出料管进入过滤出料筒内部,经过滤网板从底部出料口出料即可;节省了使用的资源,提高了环保效果;通过进料斗和出料管,便于人工进行收取和放置微生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未经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632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二氧化硅生产用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特软粘合剂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