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流控流道及微流控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61324.6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81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蒙玄;杨家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5106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流控流道 微流控 芯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流控流道及微流控芯片,微流控流道包括分选管道,所述分选管道包括相连接的衔接段与主管段,所述衔接段远离主管段的一端用于与入口管道连接,所述主管段远离衔接段的一端用于与出口管道连接,衔接段垂直其延伸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主管段垂直其延伸方向上的宽度。样品从入口管道依次进入分选管道的衔接段与主管段,分选管道的宽度往往比入口管道的宽度大较多,通过设置宽度小于主管段的衔接段过渡到主管段,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样品由较小流道突然进入较宽流道,扰乱原来粒子的运动轨迹,也避免需要流过更长主管段才能使得粒子贴近流道内壁聚集成细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粒子分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流控流道及微流控芯片。
背景技术
惯性聚集微流控技术在生物医疗行业的细胞分选环节中逐步被应用,如从血液中分选出循环肿瘤细胞,分选过程将样品导入微流控芯片的流道内,利用物理原理对样品中的不同粒子进行分离。样品在微流控芯片内的流速的稳定性影响粒子聚集效果,对于分选结果影响较大。为保证粒子流动状态稳定,实现惯性聚集,传统技术采用螺旋通道或者线性弧形流道,但螺旋通道制造难度大且导致微流控芯片尺寸较大,而一般的线性弧形流道往往需要设置较长的管道才能使粒子稳定,实现粒子惯性聚集,导致微流控芯片尺寸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微流控流道及微流控芯片,不仅有利于粒子的惯性聚集,而且能缩短流道长度。
一种微流控流道,包括分选管道,所述分选管道包括相连接的衔接段与主管段,所述衔接段远离主管段的一端用于与入口管道连接,所述主管段远离衔接段的一端用于与出口管道连接,所述衔接段垂直其延伸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主管段垂直其延伸方向上的宽度。
分选时,样品从入口管道依次进入分选管道的衔接段与主管段,分选管道的宽度往往比入口管道的宽度大较多,通过设置宽度小于主管段的衔接段过渡到主管段,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样品由较小流道突然进入较宽流道,扰乱原来粒子的运动轨迹,避免破坏粒子原来的惯性聚集轨迹,而且也避免需要流过更长的大宽度主管段后才能使得粒子贴近流道内壁聚集成细带,相比传统的线性弧形流道,缩短了主管段的长度,从而能通过较短的流道解决粒子由不同流道过渡出现的流速不稳的情况,不仅有利于粒子的惯性聚集,而且能缩短流道长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衔接段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弯管单元与第二弯管单元,所述第一弯管单元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弯管单元的曲率半径;所述主管段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三弯管单元与第四弯管单元,所述第三弯管单元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四弯管单元的曲率半径,最末端的第二弯管单元与最始端的所述第三弯管单元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弯管单元垂直其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为a,所述第三弯管单元垂直其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为b,ab。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b比a大0.4mm-1.2mm;或者b比a大0.7mm-0.9mm。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一弯管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为非对称的曲面,第二弯管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为非对称的曲面,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
所述第三弯管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五侧壁与第六侧壁,所述第五侧壁与第六侧壁为非对称的曲面,第四弯管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七侧壁与第八侧壁,所述第七侧壁与第八侧壁为非对称的曲面,所述第五侧壁与所述第八侧壁连接,所述第六侧壁与第七侧壁连接;
所述第一弯管单元与第二弯管单元朝不同的方向凸出设置,所述第三弯管单元与第四弯管单元朝不同的方向凸出设置,且所述第一弯管单元与所述第三弯管单元朝相同的方向凸出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第二侧壁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五侧壁的曲率半径大于第六侧壁的曲率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613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质勘探用便于抓取的无人机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轻泡物料用套袋式打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