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门的左前锁芯盖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60016.1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76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梅华明;盛必争;胡先桥;曾美容;胡颖;邓文峰;贺恩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得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02 | 分类号: | E05B8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芝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3 | 代理人: | 王越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门 左前锁芯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的左前锁芯盖,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车门的左前锁芯盖,包括支撑板、锁芯本体和锁芯罩盖,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配合块和支撑弹簧,连接块的一侧面开设有挤压槽,挤压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该汽车车门的左前锁芯盖,通过连接块、限位弹簧、压杆、限位块和卡块的设置,使该汽车车门的左前锁芯盖具备了方便安装维护锁芯罩盖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挤压压杆,使锁芯本体穿过通槽,使卡块进入卡槽,使支撑板与固定板抵接,送开压杆,限位弹簧支撑的力使限位块进入限位槽,从而起到了方便安装维护锁芯罩盖的作用,达到了方便安装维护锁芯罩盖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车门的左前锁芯盖。
背景技术
随着对汽车外观要求越来越高,原先裸露的汽车车门的锁芯孔,被把手锁芯罩盖隐藏起来,以提高汽车的外观审美。市面上绝大多数车型都是在把手锁芯罩盖底部开一个与汽车钥匙齿相适配的孔,通过汽车钥匙齿直接撬开把手锁芯罩盖。但是直接通过汽车钥匙撬开容易造成把手锁芯罩盖的外观损伤,且不能与车门钣金良好的匹配。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 204492355 U中公开的一种汽车车门上隐藏锁芯式罩盖、汽车车门及汽车,虽然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使用,但是该实用新型不方便更换维护锁芯盖,而且该实用新型容易使锁芯盖损伤,影响整个车体外观,该实用新型存在不方便更换维护锁芯盖和外观容易损伤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门的左前锁芯盖,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汽车车门的左前锁芯盖,包括支撑板、锁芯本体和锁芯罩盖,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配合块和支撑弹簧,所述连接块的一侧面开设有挤压槽,所述挤压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挤压槽的内部通过轴杆铰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和支撑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卡槽,所述锁芯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侧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连接块的插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梯形块,所述限位梯形块的底部抵接有配合梯形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可选的,所述卡块插接在卡槽的内部,所述卡槽与挤压槽连通,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与压杆固定连接,所述压杆位于挤压槽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支撑弹簧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与锁芯罩盖固定连接,所述锁芯罩盖通过轴杆与支撑板铰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锁芯本体插接在通槽的内部,所述支撑板与固定板抵接。
可选的,所述配合梯形块与锁芯罩盖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梯形块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梯形块插接在滑槽的内部,所述调节槽与滑槽连通。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门的左前锁芯盖,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汽车车门的左前锁芯盖,通过连接块、限位弹簧、压杆、限位块和卡块的设置,使该汽车车门的左前锁芯盖具备了方便安装维护锁芯罩盖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挤压压杆,使锁芯本体穿过通槽,使卡块进入卡槽,使支撑板与固定板抵接,送开压杆,限位弹簧支撑的力使限位块进入限位槽,从而起到了方便安装维护锁芯罩盖的作用,达到了方便安装维护锁芯罩盖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得模塑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得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600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贴片支架点胶机点胶机构
- 下一篇:一种带负氧离子的氧气弥散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