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式雷达探测支撑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58236.0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60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泉;段莉新;白东;梁晓帆;欧阳琦;高玉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30 | 分类号: | F16L55/30;F16L55/40;F16L101/3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薄华宇 |
地址: | 30045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雷达 探测 支撑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式雷达探测支撑架,包括调节系统和支撑滑动系统,所述调节系统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托盘、调节杆和套管,所述托盘的底部与所述调节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底端伸入到所述套管内且能够在所述套管内上下移动;所述支撑滑动系统包括固定平台、调节腋角、支撑杆,所述固定平台的顶部与所述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末端设置有滑轮,所述支撑杆包括水平固定支撑杆和可调节支撑杆,所述水平固定支撑杆的前端与所述固定平台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既保证了架体的稳定性,同时,又保证了架体的机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调节式雷达探测支撑架。
背景技术
在顶进施工的施工过程中,顶进完成后须进行管壁外注浆加固,避免空鼓所造成的地面塌陷,雷达探测作为管壁外土体密实度检测的技术手段被普遍性的运用到施工当中。然而,目前的常规检测中仪器与管壁不贴合,施工中检测人员操作难度大,造成结果存在一定误差,由此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雷达位置可调节并且可在管壁内移动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式雷达探测支撑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可调节式雷达探测支撑架,包括调节系统和支撑滑动系统,所述调节系统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托盘、调节杆和套管,所述托盘的底部与所述调节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底端伸入到所述套管内且能够在所述套管内上下移动;所述支撑滑动系统包括固定平台、调节腋角、支撑杆,所述固定平台的顶部与所述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末端设置有滑轮,所述支撑杆包括水平固定支撑杆和可调节支撑杆,所述水平固定支撑杆的前端与所述固定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水平固定支撑杆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孔,所述可调节支撑杆的前端与所述固定平台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腋角的末端与所述可调节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腋角的前端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限位孔相配合,当所述限位件插入所述限位孔时,所述调节腋角的位置固定,从而使所述水平固定支撑杆与所述可调节支撑杆之间的角度固定。
所述调节杆的外表面具有外螺纹,所述套管内表面具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所述调节杆通过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在所述套管内上下移动,从而使所述托盘的高度可调。
所述固定平台的左右两侧每一侧各设置两个水平固定支撑杆,所述固定平台的左右两侧每一侧各设置两个可调节支撑杆,所述固定平台的左右两侧每一侧各设置两个调节腋角,所述调节腋角的前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限位件为螺栓,所述螺栓贯穿所述通孔,所述限位孔为螺纹孔,当所述螺栓插入所述螺纹孔并拧紧时,所述调节腋角的位置固定,从而使所述水平固定支撑杆与所述可调节支撑杆之间的角度固定。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支撑架利用支撑杆末端的滑轮可以在管壁内滑动,托盘利用调节杆调节高度,组合而成的可滑动支撑架既保证了架体的稳定性,同时,又保证了架体的机动性;并且,上部的可调节托盘确保仪器与管壁可以密切接触,保证了测量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截面图。
图3是图1的B-B截面图。
附图标记:1-托盘,2-调节杆,3-套管,4-固定平台,5-调节腋角,6-支撑杆,7-滑轮,8-管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582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