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各向同频钢轨阻尼吸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56715.9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82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路;王文斌;王小锁;周安国;张胜龙;吴宗臻;罗鹏;张荣花;王天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中心;铁科院(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姜海荣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钢轨 阻尼 吸振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各向同频钢轨阻尼吸振器,包括外壳,其安装于钢轨两侧轨腰上,其与钢轨轨腰表面形状配合,外侧面与钢轨轨底齐平,外壳内部限定出一个安装空间,其两端均为敞口,两端端部可拆卸连接有端盖;弹性体为圆柱形,其轴线与钢轨长度方向平行布置,其具有两个,每一个弹性体的一端均可拆卸于端盖内侧壁上;质量块安装于安装空间内、且其两端与两个弹性体的另一端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其中质量块与外壳之间预留的间隙大于等于5mm。本实用新型利用橡胶的减切性能,使钢轨吸振器产品的刚度降低,采用装配式可更换部件,快速调节谐振频率,降低材料浪费,吸振性能更好,适用范围更广;弹性体与质量块均位于外壳内部,延长了使用年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减振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各向同频钢轨阻尼吸振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通车里程的快速增长、线网的加密,运量也直线上升,乘客对运营品质的要求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逐渐提高。而随着线路服役时间的不断增长,轨道状态会产生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磨损,当钢轨产生短波波磨时,在列车高速运行下,会对钢轨产生极其剧烈的振动冲击,这种冲击的频率固定,强度大,从而辐射出极为强烈的轮轨噪声,大大降低了乘车舒适性。为解决上述问题,钢轨阻尼吸振器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采用谐振的方式改善轮轨相互作用,同时增大钢轨纵向衰减率,有利于减缓钢轨短波波磨的发生。
现有技术中钢轨吸振器产品的安装位置一般位于钢轨轨腰处,安装空间极为有限。现有钢轨吸振器产品在结构上一般采用橡胶包裹质量块的方式,橡胶是一种各向同性的材料(橡胶一般都是非晶体结构,即使具有结晶性的橡胶,其结晶也相对很低,因此橡胶材料一般是各项同性的),根据各向同性材料的力学原理(G=E/[2(1+v)])其弹性模量一般是剪切模量的3倍以上,以板式橡胶支座为例,其压缩弹性模量一般为6MPa,剪切弹性模量约为1.5MPa。因此,当采用橡胶的压缩性能作为钢轨吸振器的弹性时,受到安装空间的限制,无法增加橡胶材料尺寸,使得其刚度难以降低,相应钢轨吸振器产品的谐振频率难以做到更低,现有钢轨吸振器产品的谐振频率一般为250Hz以上。
而现有技术仅能调节钢轨截面内的垂向与横向两个方向的振动频率,但实际现场线路状态,轮轨相互作用复杂,特别是当车辆轮缘状态差异较大时,列车通过钢轨吸振器安装断面时,钢轨振动主频方向千差万别,现有的钢轨吸振器产品无法适应这种振动主频方向的变化,使得吸振效果参差不齐。
现有钢轨吸振器产品一旦生产制作完成,其固有振动特性即形成,无法进行任何参数调节,此时,若钢轨波磨形态(波长)或车辆运行图发生调整导致车速变化,使得特征频率(车速/波长)发生改变,该吸振器产品就会失去对该特征频率的振动衰减效果,甚至造成振动的放大。只能更换为全新设计的钢轨吸振器产品,来适应特征频率的变化,造成人工和材料的浪费。
同时现有钢轨吸振器产品的弹性材料外露,在露天条件下使用时,受到高温、寒冷、雨雪、日晒等恶劣环境的影响,极发生老化变性,失去原设计弹性,产品整体耐久性降低,寿命缩短,失去吸振作用,甚至放大钢轨振动。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如何提供一种装配式各向同频钢轨阻尼吸振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装配式各向同频钢轨阻尼吸振器,解决现有钢轨阻尼吸振器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各向同频钢轨阻尼吸振器,包括:
外壳,其安装于钢轨两侧轨腰上,其与钢轨轨腰表面形状配合,其外侧面与钢轨轨底齐平,外壳内部限定出一个安装空间,其两端均为敞口,两端端部可拆卸连接有端盖;
弹性体,弹性体为圆柱形,其轴线与钢轨长度方向平行布置,其具有两个,每一个弹性体的一端均可拆卸于端盖内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中心;铁科院(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中心;铁科院(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567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电解水的净水器
- 下一篇:一种理疗胸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