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房屋加固的承重梁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55159.3 | 申请日: | 2021-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59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波;韩雅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C3/02 |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王莹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二***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房屋 加固 承重 | ||
1.用于房屋加固的承重梁,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承重单元,N≥1;
每个承重单元包括一个钢筋框架(1),钢筋框架(1)呈方体结构,方体结构的条棱均为钢筋材料;
所述钢筋框架(1)的上表面从前至后依次均匀设置第一加强筋(2)、第二加强筋(3)和第三加强筋(4),从左至右依次均匀设置第四加强筋(5)、第五加强筋(6)和第六加强筋(7);钢筋框架(1)的下表面从前至后依次均匀设置第七加强筋(8)、第八加强筋(9)和第九加强筋(10),从左至右依次均匀设置第十加强筋(11)、第十一加强筋(12)和第十二加强筋(13);
所述第二加强筋(3)和第五加强筋(6)的交汇点与第八加强筋(9)和第十一加强筋(12)的交汇点通过支撑柱(14)连接,支撑柱(14)为圆柱形,支撑柱(14)的材料为钢筋;
所述第七加强筋(8)和钢筋框架(1)下表面上的棱的交汇点、第八加强筋(9)和钢筋框架(1)下表面上的棱的交汇点、第九加强筋(10)和钢筋框架(1)下表面上的棱的交汇点、第十加强筋(11)和钢筋框架(1)下表面上的棱的交汇点、第十一加强筋(12)和钢筋框架(1)下表面上的棱的交汇点、第十二加强筋(13)和钢筋框架(1)下表面上的棱的交汇点均与支撑柱(14)的上部通过钢筋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加强筋(2)和第四加强筋(5)的交汇点、第一加强筋(2)和第六加强筋(7)的交汇点、第三加强筋(4)与第四加强筋(5)的交汇点、第三加强筋(4)与第六加强筋(7)的交汇点均与支撑柱(14)的下部通过钢筋固定连接,且该四个交汇点与支撑柱(14)下部的连接位置位于同一平面上;
当N≥2时,N个承重单元并排依次连接,相邻的两个承重梁单元,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对齐,位于左侧的承重梁单元的右侧面与位于右侧的承重梁单元的左侧面连接,且共用连接面;
所述第一加强筋(2)、第二加强筋(3)、第三加强筋(4)、第四加强筋(5)、第五加强筋(6)、第六加强筋(7)、第七加强筋(8)、第八加强筋(9)、第九加强筋(10)、第十加强筋(11)、第十一加强筋(12)、第十二加强筋(13)和支撑柱(14)的外表面均涂覆有防锈涂料,防锈涂料外涂覆均防腐蚀涂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房屋加固的承重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框架(1)的每个面均为4×4网格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房屋加固的承重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加强筋(8)和钢筋框架(1)下表面上的棱的交汇点、第八加强筋(9)和钢筋框架(1)下表面上的棱的交汇点、第九加强筋(10)和钢筋框架(1)下表面上的棱的交汇点、第十加强筋(11)和钢筋框架(1)下表面上的棱的交汇点、第十一加强筋(12)和钢筋框架(1)下表面上的棱的交汇点、第十二加强筋(13)和钢筋框架(1)下表面上的棱的交汇点均与支撑柱(14)的上部的连接位置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房屋加固的承重梁,其特征在于,相对于钢筋框架(1)下表面的中心对称的交汇点的连接位置位于同一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房屋加固的承重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涂料的厚度为0.04mm-0.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房屋加固的承重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蚀涂料的厚度为0.04mm-0.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永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5515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裂复合式路面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双重密封效果的液压油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