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过风式通风柜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54819.6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83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天赐湾实验室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2 | 分类号: | B08B15/02;B08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 | ||
1.侧过风式通风柜,包括有试验用支撑台、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方的柜内腔和构造成所述柜内腔的腔壁体,所述腔壁体包括左腔侧壁、右腔侧壁以及布置在所述左腔侧壁、右腔侧壁之间的腔背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方并靠近所述支撑台的第一导流背板,所述第一导流背板位于所述腔背壁的前方并且它们之间具有间距从而形成第一排风道,所述第一导流背板的左、右两侧边在左右方向上分别延伸靠近所述左腔侧壁、右腔侧壁,其中,所述第一导流背板的位于所述柜内腔下部区域的两侧边与所述左腔侧壁、右腔侧壁之间分别具有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从而形成侧过风式结构,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呈从上部往下部逐渐变大的几何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过风式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背板与所述支撑台之间具有能够过风的底部间距;所述第一导流背板的上部区域的两侧边与所述左腔侧壁、右腔侧壁之间形成间隙宽度均匀的上侧隙,所述上侧隙位于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的上方,所述上侧隙的间隙宽度小于所述底部间距的间隙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过风式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向下延伸贯通所述第一导流背板的底端面从而与所述底部间距联合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过风式通风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导流背板上仅在位于所述柜内腔下部区域的板体上设置有一个左右延伸的下部导风过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过风式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导风过道的过风面积不大于所述底部间距的过风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过风式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导风过道包括有至少三个第一子过道,至少三个所述第一子过道左右排列并且每个所述第一子过道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条状。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侧过风式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背板的位于所述柜内腔下部区域的两侧边呈倾斜状而相向收窄,所述左腔侧壁、右腔侧壁呈竖立状;又或者,在所述左、右腔侧壁的下部区域呈从上往下逐步向外凹陷的形状,而所述第一导流背板的位于所述柜内腔下部区域的两侧边呈竖立状。
8.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侧过风式通风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二导流背板,所述第一导流背板、第二导流背板分体设置,所述第二导流背板位于所述第一导流背板上方并靠近所述第一导流背板布置,所述第二导流背板位于所述腔背壁的前方并且它们之间具有间距从而形成第二排风道;还包括左右延伸的中部导风过道,所述中部导风过道由所述第一导流背板与所述第二导流背板之间的板间间距构成,在上下方向上所述中部导风过道位于所述柜内腔的中央区域,所述下部导风过道的过风面积不大于所述底部间距的过风面积,所述中部导风过道的过风面积小于所述下部导风过道的过风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过风式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壁体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左腔侧壁、右腔侧壁之间的腔顶壁,所述腔顶壁上还设置有总排风口;还包括有位于所述第二导流背板上方的第三导流背板,所述第三导流背板位于所述腔背壁的前方并且它们之间具有间距从而形成第三排风道,所述第三导流背板下端衔接到所述第二导流背板的上部,所述第三导流背板以倾斜向上的结构布置在所述总排风口的下方,所述第二导流背板与所述第三导流背板之间设置有拼接缝,所述拼接缝的过风面积不大于所述板间间距的过风面积,在所述第二导流背板、所述第三导流背板上都不设置过风孔槽,所述第一排风道、第二排风道及第三排风道前后衔接形成通往所述总排风口的排风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天赐湾实验室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天赐湾实验室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5481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压自动前帮机的撑台调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砌墙的定位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