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院前急救便携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53961.9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39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郑学伟;叶利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急救 便携 护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院前急救便携护理装置,包括绑带、挤压气囊和充气球囊所述绑带的两端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绑带内侧面中部设有一隔离片,所述隔离片两端左右相对的连接于所述绑带内侧面,以将所述绑带和所述隔离片之间限定出一安装空间,所述挤压气囊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挤压气囊的后侧面与所述绑带的前侧面相贴合,所述挤压气囊的前侧面与所述隔离片的后侧面相贴合,所述充气球囊和所述挤压气囊可拆卸连接,用以对所述挤压气囊进行充气,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适用性广,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院前急救便携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当户外患者受伤,由于并未在医院经过治疗,其医护人员先要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包扎止血,而现有的方法大多为医护人员手动按压止血或绷带包扎止血,当使用手动按压止血的方法时,由于长时间的按压,容易造成医护人员酸疼,进而难以把握按压的力度,从而造成伤口二次出血,当使用绷带包扎时,其包扎的松紧程度难以把控,包扎过松则无法达到止血效果,包扎过紧则容易造成渗血,且加重伤口的创伤程度。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作出进一步的改进,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院前急救便携护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院前急救便携护理装置,包括绑带、挤压气囊和充气球囊。
所述绑带的两端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绑带内侧面中部设有一隔离片,所述隔离片两端左右相对的连接于所述绑带内侧面,以将所述绑带和所述隔离片之间限定出一安装空间。
所述挤压气囊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挤压气囊的后侧面与所述绑带的前侧面相贴合,所述挤压气囊的前侧面与所述隔离片的后侧面相贴合。
所述充气球囊和所述挤压气囊可拆卸连接,用以对所述挤压气囊进行充气。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院前急救便携护理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两个延伸带,两所述延伸带的一端可分别与所述绑带的两端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绑带的外表面两端均设有多个挂环,多个所述挂环分别沿所述绑带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两所述延伸带的一端均设有多个挂钩,多个所述挂钩分别沿所述延伸带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多个所述挂钩一一相对的钩挂于所述挂环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两所述延伸带中的一个的另一端内表面设有第一魔术贴毛绒面,两所述延伸带中的另一个另一端外表面设有第一魔术贴倒钩面,所述第一魔术贴毛绒面和所述第一魔术贴倒钩面可相互粘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绑带一端内表面设有第二魔术贴毛绒面,所述绑带另一端外表面设有第二魔术贴倒钩面,所述第二魔术贴毛绒面和所述第二魔术贴倒钩面可相互粘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挤压气囊上表面设有一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充气球囊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挤压气囊上表面还设有一出气口,用以将所述挤压气囊内的气体进行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气口内设有一密封塞,用以控制所述出气口的开启和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隔离片由前至后依次包括上药层、吸附层和隔离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539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铅洗液资源再生系统
- 下一篇:膝关节力线矫正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