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量子活性氧化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50408.X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6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廖永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永贵 |
主分类号: | H02H7/20 | 分类号: | H02H7/20;H05K7/20;H02M7/42;G01R31/52;G01R31/54;G01R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5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量子 活性 氧化 发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量子活性氧化发生器,包括上壳,上壳内腔的一侧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控制板,上壳内腔的边侧等距连接有若干子扣,若干子扣通过母扣与下壳螺纹连接,下壳内腔的一侧开设有散热窗,散热窗的两侧且位于下壳的内腔分别与臭氧发生器的两侧螺纹连接,且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穿过下壳与输气管连通,控制板由整流模块、滤波模块、逆变模块、电压转换模块、控制模块和采样模块组成,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量子活性氧化发生器,通过控制板、臭氧发生器、整流模块、滤波模块、逆变模块、电压转换模块、控制模块和采样模块的配合,避免了臭氧发生器易受外部条件影响导致介质绝缘击穿或过热损坏的情况,提高了臭氧发生器的运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量子活性氧化发生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量子活性氧化发生器。
背景技术
臭氧是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有鱼腥气味的淡蓝色气体。臭氧有强氧化性,是比氧气更强的氧化剂,可在较低温度下发生氧化反应,如能将银氧化成过氧化银,将硫化铅氧化成硫酸铅、跟碘化钾反应生成碘。松节油、煤气等在臭氧中能自燃。有水存在时臭氧是一种强力漂白剂。跟不饱和有机化合物在低温下也容易生成臭氧化物。用作强氧化剂,漂白剂、皮毛脱臭剂、空气净化剂,消毒杀菌剂,饮用水的消毒脱臭。在化工生产中可用臭氧代替许多催化氧化或高温氧化,简化生产工艺并提高生产率。液态臭氧还可用作火箭燃料的氧化剂。存在于大气中,靠近地球表面浓度为0.001~0.03ppm,是由大气中氧气吸收了太阳的波长小于185nm紫外线后生成的,此臭氧层可吸收太阳光中对人体有害的短波(30nm以下)光线,防止这种短波光线射到地面,使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产生臭氧的方法主要有紫外照射法、电解法、放射化学法和介质阻挡放电法,因此在臭氧的生产需要用到量子活性氧化发生器,而现有的量子活性氧化发生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需求:其一:目前主流的量子活性氧化发生器在技术上无法实现对量子活性氧化发生器运行参数的闭环控制,易受外部条件影响导致介质绝缘击穿或过热损坏,而且无法对电极闪络情况进行保护,易导致发生室接地极和内电极因电蚀损坏;其二:在认识上未能了解量子活性氧化发生器运行电压和运行电流相互之间的运行规律,在降低臭氧能耗上仍有提升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量子活性氧化发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主流的量子活性氧化发生器在技术上无法实现对量子活性氧化发生器运行参数的闭环控制,易受外部条件影响导致介质绝缘击穿或过热损坏,而且无法对电极闪络情况进行保护,易导致发生室接地极和内电极因电蚀损坏;在认识上未能了解量子活性氧化发生器运行电压和运行电流相互之间的运行规律,在降低臭氧能耗上仍有提升空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量子活性氧化发生器,包括上壳,所述上壳内腔的一侧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控制板,所述上壳内腔的边侧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子扣,若干所述子扣通过母扣与下壳螺纹连接,所述下壳内腔的一侧开设有散热窗,所述散热窗的两侧且位于下壳的内腔分别与臭氧发生器的两侧螺纹连接,且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穿过下壳与输气管固定连通,所述控制板由整流模块、滤波模块、逆变模块、电压转换模块、控制模块和采样模块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逆变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且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压转换模块为变压器,且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次级绕组高压侧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的高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接地侧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的接地端连接后再与地网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采样模块包括电压采集模块和电流采集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壳的一侧通过安装槽螺纹连接有总控开关,且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总控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气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出气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永贵,未经廖永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504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入耳式立体耳机
- 下一篇:单风机环形出风取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