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血管内科护理翻身辅助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49140.8 | 申请日: | 202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59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吴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7/05 | 分类号: | A61G7/05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郑学伟;叶利军 |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心血管 内科 护理 翻身 辅助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护理翻身辅助支架,包括支撑架、底板、卷筒、卷布,所述支撑架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架体和下架体,所述上架体和所述下架体均形成为U形,所述上架体和所述下架体通过四个可伸缩的支撑杆相连接,所述下架体后端设有两个连接件,两所述连接件可卡设于床沿上,所述底板可前后移动的设于所述下支架上,所述卷筒设于所述上架体两端之间,所述卷筒内设有驱动所述卷筒进行转动的管状电机,所述卷布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卷筒外表面,所述卷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上表面前端,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适用性广,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护理翻身辅助支架。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重症或术后患者来说,无法依靠自身进行翻身操作,因此,需要医护人员手动翻身,但手动翻身耗时费力,操作不便,因此,许多医院采用翻身辅助器械进行帮助患者完成翻身操作,但现有的翻身辅助器械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现有的翻身辅助支架,大多通过床板直接掀起,从而实现患者翻身,然而针对一些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这样的翻身方式,难免会对患者术口造成影响,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性,同时需要特定的病床才可使用,其使用局限性大,实用性差,适用性窄。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作出进一步的改进,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心血管内科护理翻身辅助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心血管内科护理翻身辅助支架,包括支撑架、底板、卷筒、卷布。
所述支撑架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架体和下架体,所述上架体和所述下架体均形成为U形,所述上架体和所述下架体通过四个可伸缩的支撑杆相连接,所述下架体后端设有两个连接件,两所述连接件可卡设于床沿上。
所述底板可前后移动的设于所述下架体上。
所述卷筒设于所述上架体两端之间,所述卷筒内设有驱动所述卷筒进行转动的管状电机。
所述卷布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卷筒外表面,所述卷布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上表面前端。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心血管内科护理翻身辅助支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架体前后两内侧面均设有一滑槽,所述底板的前后两侧可滑动的设于所述滑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架体的两端面均设有一容置槽,每个所述容置槽内均设有一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可在所述容置槽内前后滑动,所述卷筒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上架体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架体左右两外侧面前端均设有第一锁紧螺钉,用以固定所述调节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四个所述支撑杆呈矩形阵列于所述上架体和下架体之间,每个所述支撑杆均包括套杆和升降杆。
所述套杆下端连接于所述下架体上表面,所述套杆内部形成为空腔,所述空腔贯穿至所述套杆上端面;
所述升降杆下端由所述套杆上端面插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升降杆上端连接于所述上架体下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套杆外表面上端均设有第二锁紧螺钉,用以固定所述升降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两所述连接件左右相对的设于所述下架体后端,每个所述连接件均包括第一横板部、第二横板部、竖板部和第三锁紧螺钉。
所述第一横板部的前端连接于所述下架体的后表面。
所述第二横板部设于所述第一横板部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491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动器材驱动的肩部按摩器
- 下一篇:稳定型发动机托盘顶升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