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混匀功能的加液组件、加液针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48954.X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5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沃文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35/04;G01N35/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高俊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组件 加液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混匀功能的加液组件、加液针,所述加液组件包括加液针,还包括超声波换能器,所述加液针远离针尖的一端与超声波换能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连接为加液针的端面与所述输出端对接且径向密封连接。所述加液针用于所述加液组件,所述加液方法为基于所述加液组件的加液方法。采用本方案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可简化检测设备的结构、提高加液精度,同时可降低交叉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样本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混匀功能的加液组件、加液针。
背景技术
随着IVD技术的发展,IVD在医疗、检测领域的作用越发显著。以血液检测、粪便检测为例,由于样本中相应物质具有比较重大的聚集性特点,其在样本溶液或试剂中相应物质容易发生自然沉淀,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操作过程包括加液、混匀和检测步骤。以上混匀步骤对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常用加液针完成移液和完成以上加液,完成加液后进行相应混匀。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CN202011106119.9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针对样本溶液或试剂的混匀,采用到包括如混匀针的搅拌机构实现相应目的,即针对检测设备总体结构设计,一般匹配有相应的结构去实现混匀目的。
进一步优化用于IVD技术的检测设备的结构设计,无疑对现代医学检测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提出的进一步优化用于IVD技术的检测设备的结构设计,无疑对现代医学检测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混匀功能的加液组件、加液针,采用本方案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可简化检测设备的结构、提高加液精度,同时可降低交叉污染。
本方案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具有混匀功能的加液组件,所述加液组件包括加液针,还包括超声波换能器,所述加液针远离针尖的一端与超声波换能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连接为加液针的端面与所述输出端对接且径向密封连接。
如上背景技术介绍所述,在样本检测过程中,针对加液、混匀步骤,现有技术中,采用加液针完成样本吸液操作,在进行吸液之前,采用专用的搅拌机构或转动式混匀方式完成样本溶液或试剂的混匀操作。以上搅拌机构等不仅会使得样本检测设备复杂化,同时在具体实施时,以上搅拌机构的引入,执行相应动作的时间影响对样本溶液或试剂的处理效率;同时,样本溶液或试剂在搅拌机构上发生沾附后,对当次样本加液的影响为降低加液精度:使得实际加液量减少,对后续检测的影响为:搅拌机构的重复使用增加了后续检测中交叉污染的程度。
针对以上问题,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加液组件,具体结构设计中,通过设置为包括与加液针固定连接的超声波换能器,同时设置为所述固定连接为加液针的端面与所述输出端对接且径向密封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可采用将加液针与加液管/吸液管之间的直接连接,设置为加液针通过超声波换能器与加液管串联,以上径向密封连接可使得加液针依然能够通过超声波换能器与加液管/吸液管导通,即考虑到实际使用,在超声波换能器上设置用于连通加液针与加液管/吸液管的流体通道或穿管通道,这样,在利用加液针完成加液操作时,启动超声波换能器,利用超声波换能器引发的加液针针尖振动,即可为样本溶液或试剂的混匀提供能量。
故采用本方案,针对样本溶液或试剂加液流程,并不需要涉及到现有技术中搅拌机构的引出和引出,故采用本方案,可有效提高样本溶液或试剂检测的效率、简化样本溶液或试剂检测设备的结构设计;
由于本方案采用作用对象为加液针的超声混匀,可利用加液针针尖端本身光滑或容易做到非常光滑、在超声波换能器的作用下加液针可高频率振动的特点,利用光滑面及振动的综合作用减小样本溶液或试剂的附壁现象,从而达到提高样本加液精度、减小交叉污染的目的;
基于现有技术的超声波换能器能量输出,采用本方案可高效、均匀的完成样本溶液或试剂混匀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沃文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沃文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489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控制阀的燃气阀结构
- 下一篇: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