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检测自动上料有无到位功能的轴承套圈加工车床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48854.7 | 申请日: | 202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44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周烽;王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陀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5/00 | 分类号: | B23B5/00;B23B15/00;B23B25/06 | 
| 代理公司: | 常州智慧腾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8 | 代理人: | 杨雪 | 
| 地址: | 312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检测 自动 有无 到位 功能 轴承 加工 车床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检测自动上料有无到位功能的轴承套圈加工车床,该具有检测自动上料有无到位功能的轴承套圈加工车床,通过设置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并将光电发射器与光电接收器分别设置于主轴机构的主轴的相对两侧。这样,在机械手每上料一次后,可根据对射的光线是否被隔断,及时判断主轴上的轴承套圈是否装夹成功,避免主轴长时间空转及车床处于空运行状态,从而可提高加工效率。而在机械手下一次上料前,仅需根据对射的光线是否被隔断,即可判断主轴上的轴承套圈是否及时掉落,避免在轴承套圈未落料的情形下,机械手自动上料而造成工件碰触损伤和造成机械手及夹头损坏,从而提高轴承套圈的加工质量和保证机床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套圈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检测自动上料有无到位功能的轴承套圈加工车床。
背景技术
在轴承套圈自动化加工过程中,通过机械手自动上料时,通常会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由于工件吹料或工件装夹容易产生故障,轴承套圈加工车床的夹头打开时,工件一般难以从主轴机构上及时掉落,此时下一装夹工序仍会自动进行,这就容易造成工件碰触损伤,严重时还会造成机械手和夹头损坏;二是由于上料道容易出现卡料,导致工件无法顺利调入机械手中,轴承套圈加工车床一般无法及时判断工件是否成功装夹,这样就会造成主轴机构空转运行,严重影响工件的加工效率,还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检测自动上料有无到位功能的轴承套圈加工车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主轴机构上的工件未及时掉落,造成工件损伤,机械手和夹头损坏,以及难以及时判断工件是否成功装夹,造成主轴机构空转运行,影响加工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检测自动上料有无到位功能的轴承套圈加工车床,包括:
车床本体,包括支架、支撑于所述支架上的操作台、用于定位轴承套圈并带动该轴承套圈旋转的主轴机构、用于将轴承套圈移动至所述主轴机构上的机械手,以及用于将轴承套圈装夹于所述主轴机构上的夹头,所述主轴机构和所述机械手设置于所述操作台上,所述夹头对应设置于所述主轴机构的主轴上;
车削组件,用于对所述主轴机构上的轴承套圈进行车削加工,所述车削组件包括设置于操作台上的拖板机构、设置于拖板机构上的刀架和安装于刀架上的车刀;以及
对射式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并判断轴承套圈是否成功装夹和/或感应轴承套圈是否从主轴机构之主轴上掉落,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主轴的相对两侧的光电发射器和光电接收器。
进一步地,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器为对射式红外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台上沿所述车床本体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上设有用于调整所述光电发射器位置的第一长条孔和用于将所述光电发射器抵压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臂上的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第一长条孔沿所述车床本体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光电发射器穿设于所述第一长条孔中,所述光电发射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锁紧螺母螺纹配合的第一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光电发射器的外廓呈圆柱状设置,所述光电发射器的中部位置套设有用于抵压于所述第一支撑臂上的第一夹套,所述光电发射器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套与所述第一支撑臂之间设有第一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台上沿所述车床本体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上设有用于调整所述光电接收器位置的第二长条孔和用于将所述光电接收器抵压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臂上的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二长条孔沿所述车床本体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光电接收器穿设于所述第二长条孔中,所述光电发射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锁紧螺母螺纹配合的第二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光电接收器的外廓呈圆柱状设置,所述光电接收器的中部位置套设有用于抵压于所述第二支撑臂上的第二夹套,所述光电接收器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外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陀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陀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488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铝锭堆垛重叠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散包切碎自动输送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