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48730.9 | 申请日: | 202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24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莫伟强;刘娜;何明昊;尹新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 主分类号: | B43K23/00 | 分类号: | B43K2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5 | 代理人: | 谢伟 |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下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笔装置,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第三支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设有竖直驱动机构,在第二支架上设有弧形槽,第三支架通过连接件安装于第二支架的弧形槽内,在第二支架上设有笔固定件。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的对写字的方向进行调整,写字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下笔装置。
背景技术
下笔装置是写字机器人的末端执行部件,下笔装置的好坏对于写字机器人的写字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要达到好的写字效果,需要对笔的上下位置进行精确的控制,同时还需要对笔的方向进行调整,而现有的写字机器人的下笔装置主要采取固定的方向,无法方便的对笔的写字方向进行调整,影响写字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笔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的对写字的方向进行调整,写字效果更好。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下笔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第三支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设有竖直驱动机构,在第二支架上设有弧形槽,第三支架通过连接件安装于第二支架的弧形槽内,在第二支架上设有笔固定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笔固定件为安装套及固定螺栓,安装套设于所述第三支架上,在安装套内设有套笔孔,所述固定螺检穿过安装套的外壁,其内端朝向套笔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固定螺栓的外端连接有旋转手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套笔孔的内侧设有倾斜相对的两个过渡卡紧斜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支架上还设有旋转孔,所述旋转孔内设有旋转件,所述第三支架的一侧通过该旋转件活动的装设于第二支架上,另一侧通过所述连接件活动的安装于第二支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孔位于所述弧形槽的下方,且所述旋转孔位于所述弧形槽的旋转圆心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安装有驱动电机、丝杆,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连接,在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其中一个支架上设置有配合部,另一个支架上安装所述驱动电机,配合部上设有丝孔,丝杆与丝孔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配合部设于第二支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设有相对应的导向杆及导向孔,导向杆与导向孔相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杆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在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四个导向耳,四个导向耳构成两组,各所述导向孔均设于所述导向耳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下笔装置包括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第三支架,在使用时,将笔安装于第三支架的笔固定件上,通过竖直驱动机构调节第二支架的上下移动位置,进而对笔的上下位置进行调整,通过调节第三支架安装于弧形槽的位置,可以调节第三支架及笔的倾斜角度,进而对书写的角度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的对笔的上下位置及角度进行调整,可以达到理想的调整效果,书写效果更理想。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下笔装置的斜侧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下笔装置在第一方向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未经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487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窄轮距差速驱动器
- 下一篇:一种纸制品加工用打孔装置





